?幾個蓬頭垢麵的商人跑到馬車前麵跪下,不停地呼喊。
剛剛在玄奘麵前吹過牛的阿赫伊,臉上頓時有些掛不住了。
“怎麼回事?”他不悅地問道。
“大人明察!”領頭的中年商人說道,“昨天晚上,一個強盜團夥洗劫了我們的商隊,把貨物一掃而空不說,還殺了我們十幾個人。其中就包括我的兒子……”
那商人說到這裏,“嗚嗚”地哭了起來。
“我知道那幫家夥,”旁邊看熱鬧的人群中,傳出一個聲音,“領頭的好像叫什麼科塔爾!上個月,王城內接連十幾戶人家被搶,就是他們幹的!”
“對!就是那個科塔爾,我也聽說過他!”又有一人說道。
其餘的人也都七嘴八舌,議論著那個叫科塔爾的大盜。
“好了好了,”阿赫伊不耐煩地擺了擺手,“科塔爾?哼,聽這個名字就不像縛喝羅國的人!這幫強盜定是從別的國家來的!你們放心,待我稟報大王,一定會給你們一個公道的!”
“多謝大人!多謝大人!”那幾個商人又連磕了幾個頭後,便起身彎腰讓到了一邊。
“先去納縛伽藍。”阿赫伊對馬車夫說道。
“居士,”玄奘趕緊說道,“既然強盜擾民,居士可自去向國王稟報,玄奘自己找寺院掛單也就是了。”
“不不不,”阿赫伊道,“還是先送法師去納縛伽藍的好,反正距此也已經不遠了。”
納縛僧伽藍位於大都城外西南方向,是方圓數百裏內最為著名的佛寺,也是收藏佛寶最多的地方。整座寺院建築雄偉,裝飾華麗,大殿頂部塗金,太陽一照,金光四射。雖然相距還有數裏,玄奘便已感受到那大殿的光彩奪目和莊嚴氣象了。
待走到距離寺門尚有裏許左右的地方,阿赫伊便同玄奘一起恭敬地下了馬車,兩人牽著馬,步行來到寺門前,這時,兩個麵貌莊嚴的中年僧人從寺內走出,合掌問訊,阿赫伊忙上前頂禮道:“弟子拜見達摩畢利、達摩羯羅法師。”
“阿彌陀佛,居士快快請起,”那兩位僧人一麵說一麵將目光轉身玄奘,“這位法師是——”
阿赫伊忙起身介紹道:“這位便是大唐玄奘法師,來縛喝羅國參禮聖跡的。”
又對玄奘道:“這兩位皆是我縛喝那國中最著名的高僧,這位是達摩畢利大師,這位是達摩羯羅大師,乃是納縛伽藍之宗重,國中百姓極加敬仰。”
“弟子玄奘,見過二位大師。”玄奘合掌施禮。
“阿彌陀佛,”兩位納縛伽藍高僧合什還禮。
達摩畢利看著玄奘,眼中露出幾分驚奇之色,“貧僧早聽說到法師之名,今日一見,果然是神彩明秀,誠不虛也。法師請——”
“請——”玄奘道。
在寺僧的引導下,玄奘先到大殿之上禮佛,將自己帶來的鮮花敬獻在佛像前,然後燃香禮拜。
他注意到,這裏的佛像竟是用名貴的寶物營造而成,上麵鑲嵌著黃金珠寶,看上去金碧輝煌。
寺僧們注意到了他眼中的驚異之色,介紹說:“這不算什麼,法師。佛像內的寶貝更多,有各種珍珠、瑪瑙、琉璃、翡翠、水晶、珊瑚、琥珀等七珍八寶,以及各類佛法經典。”
“法師您往上看,”另一個寺僧指著頭頂的殿堂屋宇,得意地說,“這裏麵也裝飾著各種奇珍異寶。”
“阿彌陀佛!”玄奘讚歎之餘,心中卻覺得納悶,這間寺院裏的寶物如此之多,就不怕招來盜賊嗎?
但這種想法也隻是在腦中一閃,卻沒多問。
第二天,玄奘便由這兩位納縛伽藍高僧帶路,開始參觀聖跡——
伽藍內北側有七層寶塔一座,高二百多尺,上麵相輪七重,塗金圓頂,看上去分外氣魄;西南方則是一座精致廬舍,專門存放曆代高僧涅槃圓寂之塔。
“這座精舍已經建立好幾百年了,”達摩畢利邊帶路邊向玄奘解釋說,“各地的高僧俊才都喜歡來這裏修行,其中進入第四禪天得成正果的,世世不絕,難以詳舉。這些羅漢雖證聖果,外表看起來仍如凡夫一般,並無神變,直到其行將入寂的時候,才會示現神通,眾僧方知此為聖人,於是為其建塔,並注塔記存放於此,讓人們記住他們。”
玄奘在精舍內轉了一圈,果見這裏的寶塔一座接著一座,足有數百座,彼此鄰接,錯落有致,足見曆史悠久。
達摩畢利感慨道:“還有一些人雖然證成聖果,成了羅漢,但在入寂之前並沒有顯示神異,這樣的人多達千人,對他們就沒有做起塔的標記了。如今的納縛伽藍,也有僧徒數百,各以自己的方式精進修行,夙夜不懈,著實是凡聖難測啊!”
當然,納縛伽藍之所以出名,主要還是因為這裏麵的三個鎮寺之寶——兩位高僧將玄奘帶到一座上了鎖的佛堂前,達摩羯羅取出鑰匙將大門打開,伸手做了個“請”的動作。
玄奘提衣進去。這座佛堂看上去極為清淨,並無佛像香燭等物,隻並排擺著三個楠木大案,上麵擺放的便是阿赫伊提到的“寺中三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