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神奇的佛頂骨(文)(2 / 3)

玄奘虔誠地走上前去,見這舍利盒上鑲嵌著各種寶石,看來也是非常難得的至寶。

他深深地合掌一拜,請求道:“不知檀越可否開啟寶盒,讓玄奘一睹佛骨真容?”

那婆羅門道:“法師勿怪,我一個人是打不開寶盒的。”

“這是為何?”

“城主非常敬重佛陀頂骨,為避免遭人掠奪,專門從國中找了八個有聲望的豪姓族人共同看護。每人都有一套印章和鑰匙。每日清晨,必須八人俱到,各視其印,共同開啟寶盒,取出佛頂骨來給大家瞻仰。過午之後,便又將寶盒鎖上了。”

“原來如此,”玄奘合掌道,“這也是城主禮敬佛骨之意。如此說來,我們隻能待明日再來瞻仰了。”

雖然覺得有些遺憾,玄奘還是樂意遵守人家的規則,他與弟子圓覺和使者阿提伐摩就在這重閣之中歇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三人沐浴更衣,又來登閣,果然看到有八個婆羅門身著盛裝,站在閣前,顯然是在等候他們。

八個婆羅門各取其印相對,然後一起將盒蓋打開,卻見裏麵有許多層的厚錦包裹。

一個婆羅門走上前,將包裹重重揭開,玄奘這才看到置於香灰之中的佛陀頂骨。

這塊頂骨呈黃白色,周長一尺二寸,其相狀有些淺平,形相如同天蓋,盛於寶函之中,骨上的發孔七竅曆曆分明。

玄奘雙手接過寶函,看著裏麵的佛陀遺骨,一時竟有些情不自禁,連身體都在微微顫抖。

走過了千山萬水,經曆了千難萬險,惟有此時此刻,我能與佛陀如此接近,佛的氣息就這樣靜靜地流淌在自己的身邊……

婆羅門絲毫沒有注意到玄奘的動情,站在一旁提議道:“此聖物能卜吉凶,法師要不要試一下?”

玄奘沒有答話,而是恭恭敬敬地放下寶函,虔誠頂禮,淚濕衣襟。

這時,守骨的婆羅門已經取來香泥和帛練,放在一旁。

阿提伐摩忍不住問道:“這便是占卜用的東西嗎?請問如何占卜?”

婆羅門答道:“用此香研磨成沫,和水為泥,再用帛練裹住香泥,置於佛頂骨上,然後根據其人福德大小,帛練上就會留下不同形狀的印記,可依此來預卜吉凶善惡。”

另一婆羅門道:“數年前,有北方大月支王,想知道自己來生的果報,便到這裏來,用香泥取相,結果顯示出馬的形狀,大失所望。後來,他又增加布施,積累功德,進行懺悔,再次用香泥取相,這次顯示為獅子形,雖然位居百獸之王,終究還是畜類;他又全心皈依,增加布施、齋戒,這次才現出人和諸天的形像。這樣,大月文王才心滿意足地返回本國。這裏有現成的香末和帛練,法師也可以一試。”

玄奘擦去淚水,起身合掌拜謝。上前取了香沫和泥,裹在帛練之中,輕輕印在佛頂骨上。

拿下來一看,上麵顯示出來的是一棵樹的形狀。

那婆羅門見了此印,驚奇萬分,連聲祝賀道:“難得!難得!這是菩提樹,是難得的祥瑞之相,凡人是不可能得到此像的!法師印得此像,這意味著您終將得證菩提聖果!”

其餘幾位守骨的婆羅門,也都上前彈指散花,祝賀玄奘。

這時,沙彌圓覺早已躍躍欲試,上前說道:“師父,讓弟子也取一印好嗎?”

玄奘點頭,讓在一邊,又對站在旁邊的阿提伐摩說:“居士也可上前取印。”

兩人大喜,各自上前取了香沫帛練,在佛骨上取印。

結果,沙彌圓覺得到的是一朵蓮花,迦畢拭國使者阿提伐摩得到的則是一尊佛像。

“是不是很吉祥?”圓覺回過頭,有些不太自信地問師父。

“當然,”玄奘點頭道,“蓮花和佛像都是十分吉祥而又殊勝的。”

那婆羅門上前道:“你們一行取的都是大吉印記,殊為難得,可喜可賀。至於玄奘法師的那個菩提樹更是罕見之至,足見法師佛緣深厚,有菩提之份啊。”

玄奘聽了這話,心中極感欣慰。他想,佛頂骨是無比神聖靈驗的聖物,菩提樹又是佛陀得道的印證,象征著功德圓滿。因而就算那婆羅門說的“終得菩提聖果”之辭有些過譽,這個印記至少也昭示著自己的取經之旅會有一個非常完滿的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