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句話一說,大家便都熟悉起來,也便不再客套。婆蘇蜜多羅盡了主人之誼,帶玄奘觀看瞻禮了附近的聖跡。
“這座塔就是佛陀當年行化時留下來的,”婆蘇蜜多羅道,“當時佛陀在此為諸天天人宣說佛法、開導正見。諸天人聽聞佛陀的教法,都心生歡喜,隨喜奉行。佛陀離開之後,此處居然從地下湧出了這座佛塔,從此,許多僧俗之眾都來此地參訪禮拜,以香花獻供,交替不絕。”
他又指著塔旁一塊方形的大石說:“佛陀就在這塊大石上端坐,為天人大眾宣說他的本生故事。”
“我喜歡聽本生故事!”圓覺忍不住說道。
婆蘇蜜多羅衝著弟弟微笑點頭,道:“在過去久遠劫中,有一位仙人名叫最勝,在山林中修行,他有慈悲的心腸,卻沒有機會得聞佛法。於是他發下一個誓願:‘如果有人能夠讓我得聞最殊勝的真理,讓我能起正見,滅除眾生的無量煩惱,哪怕隻說一偈,我願意以身命供養。’
“天魔知道了他的念頭,就出現在仙人麵前說:‘我有佛法一偈,如果你能夠剝皮為紙,折骨為筆,刺血為墨,來書寫此偈的話,我就立刻為你宣說。
“最勝仙人聽了,非常歡喜,他想:我這個不堅固的身體,無量劫以來,不知生生死死了多少回!卻都沒有什麼意義。今生能為佛法獻出身命,那是很值得的事情。
“於是他取出一把利刃,剝下自己的皮晾幹了做紙,折下骨頭削以為筆,流出的血用來做墨,做完這一切後,他合掌對天魔說:‘請你為我說此佛謁。’
“但是這個天魔並不懂得佛法,他沒有想到仙人真的滿足了他的要求,如此恭敬向法之人,就連天魔都覺得不知如何是好了,一時憂愁不已,隻好悄悄隱去。
“見天魔溜走了,最勝仙人便向天祈請:‘我今為眾生求法,生無上恭敬心,剝皮為紙,折骨為筆,刺血為墨。我如此恭敬求法,是相信善根終不敗亡。若我此言誠實不虛,若我此心誠實不虛,請餘方世界大慈大悲能說法者,為我說法。’
“最勝仙人的一片至誠,被東方世界普無垢國土的淨名王佛所感,於一念頃,便出現在了他的麵前。淨名王佛全身放出光明,照在最勝仙人的身上,消除了他的苦痛,令他的身體完好如初,連傷疤都沒有留下。
“然後,淨名王佛便為他宣講《集一切福德三昧經》,最勝仙人聞法之後,立即皈依。並開始為眾生廣說此經,廣渡一切眾生,命終後生到淨名王佛的普無垢國土之中。
“這個最勝仙人,就是世尊前世,他為求佛法,不惜身命。最終感得他方世界的佛陀現前,為之說法。而此處就是他為聽聞正法,拆骨為筆,剝皮為紙,刺血為墨的地方。你們看這個石頭的顏色略帶黃白,晶瑩如玉,這便是佛陀當年留下的骨髓脂玉舍利。”
看著這個奇特的舍利,想起佛陀的故事,玄奘不由得感慨萬千:“一個人要發起多大的誌願,經曆多少劫多少世的舍身,才能夠得證無上菩提啊!”
考慮到圓覺與兄長難得相見,玄奘不忍立即就走,於是就在這個窣堵波中多住了幾日,每日裏除了誦經坐禪,便是閱讀這一路抄錄來的聖賢故事和宋雲的書稿。
然而他此行的目的畢竟是求法,到了第七天傍晚,做完晚課後,玄奘便對弟子道:“我們在此逗留的時間已經不短,明日為師打算繼續上路,到迦濕彌羅去。你有什麼打算?是隨為師上路,還是留在這裏依止兄長?”
圓覺趕緊說道:“弟子自然跟隨師父。”
於是,當晚玄奘師徒便向婆蘇蜜多羅辭行。
婆蘇蜜多羅道:“最近我正要前往呾叉始羅國,參拜各個佛塔聖跡。法師要去迦濕彌羅,正好可以同行一段,不知法師意下如何?”
玄奘尚未說話,圓覺就興奮地大喊道:“那太好啦!”
話音剛落,突然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趕緊捂住了口。
玄奘微微一笑:“呾叉始羅國,好像是迦濕彌羅的屬國啊?”
“正是,”婆蘇蜜多羅道,“那裏原本也有國王,但是後來各派酋首豪族爭權奪利,王族被屠殺怠盡,不複存在。曾役屬於迦畢拭國管轄,近年來才歸了迦濕彌羅,國內有不少阿育王時期建造的佛塔,每座佛塔都有聖跡和故事。”
“既如此,玄奘求之不得。”
於是,師徒二人先去瞢揭厘城向國王辭行,接著便同婆蘇蜜多羅一起上路去呾叉始羅國。
三個僧侶從瞢揭厘城南門出城,一路往西南方向走了大約七八十裏,前方出現了一條大河,這依舊是蘇婆伐窣堵河,河東麵豎著一座六十餘尺高的窣堵波,同摩愉伽藍那座高大的窣堵波比起來,這個小塔實在是很不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