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訖利多種(文)(2 / 3)

僧伽耶舍對此不置可否,接著說道:“許多年過去後,訖利多種重新稱王。因此如今這個國家,不大信仰佛教,對於外道天祠倒是特別重視。”

玄奘怔了一下:“您的意思是說,如今的國王是訖利多種?”

僧伽耶舍點頭道:“正是。”

玄奘仔細回想那個國王——麵容白晰俊美,言辭清雅,對低種姓者充滿鄙視,怎麼看也不像是個首陀羅啊,可看對麵長老認真的樣子,又不像是在說假話。

他將這個疑惑提出,僧伽耶舍長老點頭道:“法師說的也是,訖利多種做了國王以後,從各國搶來婆羅門女子與之交通,經過數代之後,相貌上竟與高種姓者無異。你是外來人,自然看不出來。但他確實是訖利多種無疑。”

玄奘道:“既然已經與高種姓者交通數代,那也就意味著,他身上流的血,大部分都是高種姓的了。”

“這不可能!”僧伽耶舍突然抬高了聲音,大聲說。

見玄奘一臉鄂然的樣子,長老這才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忙合掌平息了一下心情,解釋道:“法師你可能不明白,隻有順婚才有可能融合血緣。像這種逆婚的做法,若在其他地方,生出來的後代隻會降低種姓,成為旃荼羅。”

玄奘沉默了,他當然知道這個規矩,高種姓的男子可以娶低種姓的女人,這屬於順婚,雖然也會被人嘲笑或不恥,但總的來說還可以接受;而低種姓的男人娶高種姓的女人,這種逆婚行為是絕對不被允許的。一旦發現,要麼處死,要麼全家貶為賤民。

這個國王的祖先作為訖利多種,居然能夠數代與婆羅門女子交通,把持迦濕彌羅國的王位,想來也是憑借超強的武力了。

僧伽耶舍搖頭哀歎道:“這是迦濕彌羅國的不幸啊!訖利多種做了國王,就絕口不提他們的血脈,外來的人看他們模樣端正,也隻當他們是高種姓者,他們自己居然也厚著臉皮承認。像這個國王,以前他的祖先根本就沒有資格祭祀天神,但是現在,不僅裝模作樣地祭祀起來,還阻止其他低種姓者祭祀,好像他們跟那些賤民不一樣似的。”

看著僧伽耶舍唉聲歎氣的樣子,玄奘突然覺得好笑,這位老僧畢竟出身於婆羅門種姓,雖然出家做了佛門弟子,且學問高超,但骨子裏那種高種姓的傲慢卻是去不掉的。

他忍不住說道:“什麼順婚逆婚,生下來的孩子不都是混血雜種嗎?一眼看上去,有什麼分別?”

“分別可大了!”僧伽耶舍道,“《摩奴法典》上對此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法師你是個外國人,大概不知道。”

“玄奘知道,”他淡淡地說道,“玄奘剛一進入北印度,就在濫波國的都城讀到了《摩奴法典》,也見到過那裏麵對順婚和逆婚的說法。但是玄奘還是有一事不明。”

“法師請講。”

玄奘道:“我記得《摩奴法典》上還說,世界是由梵天創造的,這話也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吧?大師對此怎麼看呢?”

僧伽耶舍不禁一愣,麵色有些尷尬:“老僧是佛門弟子,更相信佛陀的說法。再說,像這種世界起源的問題,屬於真理層麵,世俗法典是說了不算的。”

“但是佛陀也曾經說過,眾生平等。大師您覺得這個不屬於真理嗎?”

僧伽耶舍被他問住了,半晌才說:“這話是真理沒錯,但有時,真理也需要隨順世俗。”

“可現在世俗方麵沒問題啊,”玄奘道,“我看這迦濕彌羅一切都很正常,國家富裕,百姓安寧。國王雖然祭拜天神,對佛法也還算敬重,無論是對長老您,還是對我這個外國求法僧,禮節上都沒什麼可挑剔的。玄奘覺得,就護法這一方麵,他未必就比那些高種姓的國王差了。可是大師您還是為國王的血統而煩惱。這似乎與隨順世俗無關吧?”

僧伽耶舍一時鄂然。

玄奘接著說道:“大師,其實您應該知道,《摩奴法典》根本就不是世俗法典,它並不是由某個國家或某一位國王頒布的法律製度,而是婆羅門學者依照《吠陀》經典以及婆羅門的生活法則編成的宗教文書。而佛教與婆羅門教在很多方麵完全不同。當年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優波離尊者就是首陀羅。佛陀與清道夫、女奴等人交談,接受最謙卑的人的供養,從不介意那些人的種姓和血統。大師身為佛門弟子,如何能將一部婆羅門書做為自己生活的指導和善惡的標準?”

僧伽耶舍長老長歎一聲:“其實老僧倒也不是介意他的血統和種姓,隻是看不慣這等逆婚所生之子冒充高種姓者的做派。當年的優波離尊者至少坦然承認自己是個首陀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