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佛家醫方明(文)(2 / 3)

耆域認為,醍醐治毒。而國王正因為有這種毒病,所以才會討厭聞到醍醐之氣。他決定通過煎煉的方式去除醍醐中的那股味道,讓國王於不知不覺中喝下去。

但是這麼做終歸是件冒險的事情。於是耆域便對國王說:“大王的病可治,我現在就去配藥,十五天可以配成。您吃了之後就會痊愈。但是大王您服用的時候,必須一飲而盡,中間不得喘息。”

國王大怒:“這是為何?你是打算下毒怕我察覺嗎?”

耆域道:“大王,這藥是有劑量的,還須有氣息配合。倘若中途出息,氣不相繼,會影響治療效果的。”

國王點頭道:“原來如此。那好,我便依你就是。”

耆域道:“大王肯聽我的,此病一定痊愈。另外,我還要大王的白象來騎乘。”

國王聽了,勃然大怒道:“你不想活了嗎?此象是我國寶,日行八千裏。我之所以能威伏諸國,全憑此象。你想把它盜回家去,讓你的父親攻打我的國家嗎?”

耆域說:“大王,南界山中有一種神妙的草藥,您的藥裏若是有了這一味藥,重複服之,效果更佳。隻可惜路途遙遠,此藥又必須現采現用,所以我才鬥膽求大王的象騎使用,就是要去那裏采摘此藥,朝去暮還,令藥味相及。”

國王大喜道:“如此甚佳。那麼我就將此象借給你。”

於是耆域開始煎煉醍醐,與其它草藥配合。為免國王疑心,特請太後和王後做助手。並且說:“大王殺人太多,以至臣下很多人深感畏懼,難以信任。普天之下,最可信的人,莫過於母親和妻子。所以我請太後和王後來幫忙配藥,大王便可高枕無憂。”

國王聽了,連聲稱善。

十五天後,耆域煎成五升湯藥,且聞起來沒有一點醍醐的味道。此藥由太後和王後捧給國王,國王果然一飲而盡,也不知裏麵有醍醐。

耆域見國王飲了藥,便乘上白象,徑自回摩揭陀國。

白象速度極快,耆域跑了一段路後,便頭暈目眩,隻得停下來歇息。

此時已近日中,國王噫氣時終於聞出醍醐的味道,頓時勃然大怒:“這小兒竟敢以醍醐騙我!怪不得求我的白象,這是要跑啊!”

此國中有一勇士名叫烏,天生神足,步行能及此象。國王立即派烏去追拿耆域,並且咬牙切齒地說:“你要把他活捉過來,我要他死在我的麵前!”

烏受敕而行,果然在山中見到了耆域。他問:“你何苦將醍醐給大王吃?還說是藥。現在大王命我捉你回去,你趕緊跟我走吧,到時候在大王麵前陳謝自首,或許還可以活命。你若要跑的話,我必殺了你!”

耆域對烏說:“我現在跟你回去,必死無疑。可憐我今天早上沒吃早飯,你能不能稍等一會兒,讓我先吃了飯再走?”

烏見耆域年紀輕輕,因懼怕死亡,言辭甚是悲苦,不禁也有些可憐他,便同意了他的請求。

於是耆域取了一個梨,吃了一半,便放在了地上。又取一杯水,同樣隻喝了一半。口中歎道:“山泉和梨實在是上天賜予的妙藥,既清香又味美,食之百病皆愈,氣力兼倍。可惜長在深山之中,無人能識。我再去看看還有沒有別的。”

說罷起身,又去林中找別的果子。

卻說那烏是個性貪之人,特別是貪於食物,見到好吃的就忍不住食指大動。何況跑了這麼遠的路,早就又餓又渴。又聽耆域說,這山泉和梨子都是神藥,而且耆域自己已經吃了一半,料想無毒。便將剩下的半個梨吃了,又將剩下的水一飲而盡。

烏做夢也沒有想到,耆域在吃的過程中,悄悄在剩下的半個梨和半杯水中下了泄藥。烏吃喝後不久就開始拉肚子,到後來就像下水一樣,整個人都沒了力氣。

耆域走過來對他說:“大王服了我的藥,他的病一定會痊愈。隻是如今藥力未行,餘毒未盡。我若現在回去,他必殺我。現在我讓你生一場病,你好生歇息就不會有事,三天後就好。你若強行追我,則必死無疑。”說罷乘象而去。

此山腳下便是一座小城,依然隸屬於這個國王管轄。耆域進城後找到城主,對他說:“山上有一個病人,乃是國王的使臣。你趕緊派人過去,將他接回來好生養護,要喂他糜粥等物,千萬別讓他死了,若是死了,國王會滅了你這座城池。”

耆域說罷便離開了,城主不敢怠慢,趕緊親自帶人上山,將烏迎回城中好生養護。

三天後,烏的身體終於康複,回都城見王請罪,國王卻出奇地沒有生氣,反而對他說:“多虧你沒有將他抓回來,否則我當時正在氣頭上,非打死他不可!現在我的病已經好了,心情也比以前好了許多。這耆域當真是個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