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玄奘便為摩沙法和他的教徒們一一摩頂,授予佛家五戒。
太陽又漸漸轉向了西麵,恒河的上空風平浪靜,而就在天水交接的邊際,燦爛如火,巨大的落日像在融化,半個天空都流金溢彩!
玄奘與他的新弟子們合掌告別,互道珍重,他決定趁天還沒黑,抓緊時間再行一程。
摩沙法有些依依不舍:“我們何時才能與師尊再次見麵?”
玄奘道:“緣是不可攀的,我們隻需各自點燃起心中不滅的燈盞,在短暫的人生中多做善事,少種惡果,然後隨緣便是。”
“是,謹尊師命。”
摩沙法同他的夥伴們個個歡喜,禮拜辭謝,上船而去。
看著那五條小船逐漸消失在遠處,鍛金老人不禁感慨地說道:“果然是佛法無邊啊,此事若非法師求法殷切,一片至誠,感動天地,如何能得到這般結果?”
安達邏尼兄弟聽了,也都點頭說是。
玄奘淡然一笑,這一次真是險到了極點,他的性命險些就留在了前往那爛陀寺的路上。感謝菩薩,不僅讓他死裏逃生,還成功地度化了一批窮凶極惡的外道,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死裏逃生的經曆讓玄奘更加相信佛祖和菩薩在冥冥之中保佑著自己。有了神明的護佑,哪怕前路再危險、再困難,也沒什麼可怕的。
離開阿耶穆佉國後,玄奘同般若羯羅穿越一片荊棘繁茂、猛獸縱橫的熱帶叢林,到達遍地甘蔗粳稻的憍賞彌國。
當地的佛教已經衰落,外道勢力大為興盛。盡管如此,玄奘依然遊覽並記錄了這個國家。這裏有一所傾毀荒蕪的寺院遺址,寺院東麵的芒果林中有一處房屋舊基,乃是無著菩薩撰寫《顯揚聖教論》的地方。
佛寺東南方的樓閣之上,有一磚砌舊室,世親菩薩曾在室內撰寫《唯識論》,駁斥小乘佛教,責難各派外道。
這裏有過去四佛的坐處以及經行場所的遺跡。有佛陀用過的水井和浴室,井裏的水仍然充足,浴室卻已塌毀。
這裏有具史羅長者的故宅,宅內有一座三百多尺高的阿育王塔。當年佛陀曾在此說法數年,因而還有佛陀住過的精舍,以及頭發、指甲塔。據說,那些身患疾病的人,來此祈請之後,大多可以康複。
此外,這裏還是護法菩薩降服外道一舉成名的地方,而護法菩薩,正是那爛陀寺寺主戒賢法師的師父。
據說,護法少年時便已成名,成名的原因則是由於與一名外道論師的辯論。
護法年少為沙彌的時候,憍賞彌國國王是外道的崇信者,他受邪說的誘惑,欲摧毀佛法。為此,他特意召請了一位很有學問和辯才的外道論師,寫成一部總計千頌,三萬二千言的著作,破斥佛教,宣揚外道教義。
外道論師文章一成,憍賞彌王便召集佛僧與之辯論,開出的條件是:外道有勝,當毀佛法;眾僧無負,斷舌以謝。
意思是說,如果外道取勝,就要毀滅佛法;如若僧人不輸,這位外道論師就要斷舌相謝。
這是一個非常不公平的賭約。表麵看起來佛教似乎還占點便宜,隻要不輸就可以了。但實際上,對於佛教來說,一旦論敗,教中的每一個人,不管是相幹的還是不相幹的,都要大難臨頭,災禍橫加;而對方如果論敗,卻隻關乎論師一人的聲譽和性命,對整個教團卻沒有什麼影響。
憍賞彌國的僧侶們不敢大意,遂彙集在一起議論說:“國王與外道勾結在一起,向我佛門發難。有國王撐腰,我們怎能戰勝外道呢?這一次恐怕真是法命將盡了。我們應該如何應付才好?”
眾僧都沉默不語,不僅無人挺身出麵,甚至還有人說,既然佛陀慧業已消,與其等國王來滅法,倒不如我們自己先行離開。
此事激起了少年護法的雄心,他對眾僧說道:“弟子雖然年少識淺,卻想到了一個辦法,就由我去應付王命吧。我年紀尚幼,如能論辯獲勝,實為佛陀之威靈所佑;如果不幸論敗,則所敗者不過是一位稚齒少年,這樣,我們便可進退自如,佛法與僧眾都不會遭受什麼非難。大家以為如何?”
眾僧正無計可出,聽他這麼一說,連連點頭應允,於是就由年少的護法出麵,去同外道辯論。
論辯開始時,那位外道論師見佛門隻派來一位少年,心中便有幾分輕視,於是開始在高庭廣座之上大聲宣讀自己的論著,將自己的觀點說出來,隻等著對麵的小子來批駁。
誰知護法聽了,卻笑眯眯地說道:“我已經獲勝了。你是讓我倒著背呢,還是打亂順序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