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終於抵達了阿耶穆佉國,摩沙法等人幫玄奘將經包搭在馬匹身上,然後牽馬上岸。
其餘幾條小船也陸續到岸,摩沙法向同伴們說了自己的打算:“我們的修行每年都要抓人牲來祭祀,抓到了人還不一定符合天神的要求,太麻煩了。而像玄奘法師這樣的沙門,不需要殺人也能修行,同樣能得到天神的垂青。所以我欲皈依佛門。你們以後有什麼打算?”
“我們也願意皈依,”同伴們七嘴八舌地說道,“請法師開示修行之路吧。”
玄奘卻緩緩搖了搖頭:“你們嫌血祭麻煩才來皈依,那麼,如果佛家的修行比這更麻煩,你們豈不是又要去抓人祭祀了?”
“這……”摩沙法一時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玄奘道:“其實,血祭不僅僅是麻煩的問題,而是它根本就不是什麼修行之路,與修行完全是背道而馳。”
“請法師開示。”
玄奘道:“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容易陷入黑暗,一是沒有信仰的人,二是沒有慈悲的人。信仰可以使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慈悲心則能夠幫助我們打破人生的黑暗。這一點,無論對人對己,都非常重要。你們明白嗎?”
摩沙法伏在地上,默不作聲。
玄奘歎道:“血祭或許是一種信仰的儀式,正確不正確暫且放在一邊,但此種做法顯然不慈悲。一個不懂得慈悲的神不是神而是魔,或者頂多是個惡神。你們侍奉惡神,你們的心也就會跟著變得剛硬和凶惡起來。”
聽了這話,摩沙法和夥伴們頓時汗出如漿。
玄奘道:“提婆菩薩在《大丈夫論》中說:‘悲心如善咒,能咒死者還活。’一個人,當他的心死了,如何才能活過來呢?最好的辦法是讓他自己學會用慈悲心對待別人,當他學會用慈悲心照亮別人、溫暖別人的時候,他同時也照亮了自己,溫暖了自己。如果僅僅以索取的心,等待別人的關愛和拯救,是不足以讓自己真正活過來的。”
摩沙法趕緊說道:“多謝法師點醒,我們明白了!”
“你們明白了什麼?”
“像我們那樣修行不僅麻煩,而且也不慈悲,就算修行成功,也是損人利己。”
玄奘苦笑著搖了搖頭:“你們並沒有真明白,你們原先的作法是損人不利己,或者說是損人又損己,那根本就不是修行之路,更惶論成功與否?”
說到這裏,玄奘將目光投向遠方那帶著白尖的山巒,緩緩說道:“修行就像爬山一般,有人選擇從陡峭處直接攀登,路程短卻難行;有人選擇盤山而上,路易行卻又漫長。不管選擇的是哪條路,隻要方向是一致的,最後抵達的目標都是山頂。不同的隻是速度、吃力的程度和路上的風景而已。而那些繞著山腳轉圈的人,則無論怎麼走,走得有多快,都是永遠也到不了山頂的。”
摩沙法以前一直在這一帶幾個村莊中擔任祭司,雖說手下人數有限,畢竟有些見識,聽了這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我原先就是在繞著山腳轉圈,卻以為自己能夠登上山頂?可我們整個村莊的人都是這樣的,我的祖父,我的父親,他們都信奉突伽女神,並且當了一輩子的祭司,沒有人認為這有什麼不對。”
“你說的不錯,”玄奘道,“打個比方,山下有一條道路,很多人都在繞著這條路奔跑。一開始他們以為,就這樣跑下去,早晚有一天會登上山頂。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中間始終沒有人登上山頂。漸漸的,他們忘了為什麼要奔跑,隻是出於一種習慣,必須跑而已。你就出生在這條道路上,一生下來就同你的親人們一起跑,或許有一天你會覺得奇怪,會停下來問一句:這是為什麼?大人們會拍打你的腦袋,對你說,你的祖父、你的父親都在跑,所有的人都在跑,生活就是這樣的,為什麼你要問為什麼?跟大家一起跑就是了。如果你不滿足,過段日子再問,得到的還是同樣的答案。慢慢的你就不問了,等你長大了,也像那些大人一樣去教育你的孩子。是這樣嗎?”
摩沙法點點頭:“法師說得極是。”
玄奘道:“這世上的許多事情並不是表麵上呈現的樣子,也不見得你經常做的事情就一定是正確的,真相很可能與表象恰好相反,真理也可能與習慣相悖離。正如你從小跟隨長輩們奔跑在那條道路上,那並不是通向山頂的道路,而隻是不停地輪回。人們習慣了輪回,也就覺得應該如此了。你要記住,當你停下來思考的時候,當你終於問出一句‘為什麼’的時候,你就開始了修行。”
摩沙法恍然大悟,原來修行竟是如此簡單!他合掌禮拜道:“多謝師尊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