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關於形象的“潛規則”(2)(1 / 2)

注意細節的重要性——著裝考究便是它的完美體現——在以下的故事中得到了完美的闡釋:這個年輕女子為何沒有得到某份稱心如意工作。我們這一代人中有很多富有的女士,其中就有一個道德高尚的有錢女士自己籌建了一所女校,在這所學校裏女孩們可以接受到良好的英語教育,並輔以相應的訓練,以便幫助她們將來在社會上能夠自己賺錢養活自己。這位女士很需要一個負責人兼老師來幫忙,所以當學校的理事們向她推薦了一個年輕姑娘時她非常高興。這個姑娘有經驗,她的知識完備,舉止優雅,綜合素質過硬,很符合這個職位的要求,理事們對她讚賞有加。學校創始人便馬上邀請這個年輕姑娘前來麵試。顯然,這個姑娘符合一切條件;但是,在沒有給出任何解釋的情況下,V夫人卻斷然拒絕接受她。很久之後,一個朋友在談話中提到這名能幹的老師,就問V夫人當時為何拒絕雇用她,夫人回答道:“隻是因為一個細節問題,但是這個細節就像埃及象形字中的細節一樣意義豐富。那天,那個女孩穿著時髦、華麗的衣服來見我,但是她的手套又破又髒,鞋上的扣子有一半都掉光了。一個衣著不整的姑娘是不可能成為年輕女學生們稱職的老師的。”也許,那個求職者從不知道她未能夠獲得這個工作的真正原因,因為毫無疑問,除了這個看似不重要的著裝細節之外,她完全具備其他一切資格。

不管從哪方麵講,衣著得體都會給你帶來極大好處。知道自己著裝適當就如同給我們注入了精神上的滋補劑。很少有人強大、泰然自若到可以絲毫不受周圍環境影響的地步。如果因為你不指望也不希望見到任何人就把房間裏搞得亂七八糟,你自己則不洗漱,衣衫不整地躺在床上,覺得這樣的生活無所謂,那麼你很快就會發現自己沾染上與自己衣著以及環境相似的亂糟糟的心情。你的頭腦會變得遲鈍,變得像你的身體一樣懶散、隨意、怠惰。另一方麵,如果當你心情“抑鬱”,感到病懨懨或無力工作時,不要蜷縮在被窩裏或穿著睡衣躺在房間裏,你應該好好地洗個澡——如果你能夠支付得起的話,一個土耳其浴當然最好了——然後穿上最好的衣服,以參加時裝招待會的標準盡量仔細地梳洗,你就會覺得整個人都煥然一新了。十之八九,你還沒有梳洗完畢,就會覺得自己的“抑鬱”和病懨懨的感覺已經像噩夢一樣一掃而光,而且你的整個人生觀都會為之改變。

在強調著裝重要性的時候,我並不是指你應該像那個英國紈絝子弟布萊曼一樣。布萊曼每年單單花在裁縫店裏的錢就高達四千英鎊,他還會為係領結而花掉足足幾個小時。過分熱衷於衣裝比對其完全置之不理還要糟糕,因為這類人太在意衣著,甚至為它而“負債累累”,衣著成為他們生活的一切,他們因此會忽視對人對己最神聖的職責;或者他們會像布萊曼一樣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對服飾的研究上。但是,我的確主張,從著裝對自己對別人的效用的角度來說,根據我們職位的要求,在收入允許的範圍內穿得盡可能得體恰當是一種義務,它同時也很經濟實惠。

許多年輕人在認識上有一個誤區,即認為“穿著得體”就是要穿得華貴,在這種錯誤思想的引導下,他們陷入了與那些認為衣著根本不重要的人同樣的誤區。他們把本該用於學習知識的時間浪費在研究梳妝打扮,浪費在盤算如何將有限的收入分配在購買不同款式的帽子或領帶或外套上,而這些商品都是他們從新潮的商店裏見過的。如果他們實在買不起這些中意的商品,他們就會買一些廉價的、俗氣的仿製品,而這些東西隻會使他們看上去荒謬可笑。這類男子會佩戴廉價戒指、染成朱紅色的領帶,而且他們幾乎清一色都是職位較低的人。卡萊爾曾將花花公子描述為“一個被衣服包裹起來的人,一個生意、工作甚至生活的全部就在於穿衣服的人,他的靈魂、精神、身體以及錢包的每項功能都無一例外慷慨地奉獻給了這個唯一的目標”。而我們說的這些人就像卡萊爾筆下的花花公子,他們活著就是為了穿戴,沒有時間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或者在事業上進一步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