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查爾斯·埃利奧特擔任哈佛大學的校長時,他曾經說過:“在我看來,準確而優雅地使用母語的能力,是紳士淑女們所接受的教育中最重要的收獲。”
沃爾特·斯科特爵士曾把“出色的談話者”定義為“有自己思想的、博覽群書的、深入思考的、懂得傾聽的、言之有物的人。”
我們之所以能夠給別人,尤其是給陌生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不是因為別的,正是因為我們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
要想成為一個健談的人,要想通過談話的能力來激發別人的興趣,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將他們自然地吸引到你身邊來,就要求你自己必須具有高超的談話技巧,並且你的這種技巧必須超越於眾人之上。這不僅有助於你給陌生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還能幫助你獲得、維係與他人的友誼。它有助於人們敞開心扉、傾心交流。它會使你在任何場合都顯得風趣十足。它能在事業上助你一臂之力,給你帶來客戶、患者、顧客。即使你可能很貧窮,良好的口才也能帶你步入上流社會。
一個善於談話的人談吐迷人,隻要一開口說話,他語言的力量便會吸引大批的聽眾;另一個人學富五車卻無法自如流利地表達自己思想的人。相較之下,談吐優雅的人擁有更大的優勢。
無論你在其他任何一門藝術、技藝方麵多麼在行,都不可能隨時隨地用到這些專業知識,而談話的技巧卻可以隨時隨地幫助你。如果你是一名音樂家,不管你多麼有天分,或者是你花費了多長時間來提升你的專業素質,或者是你對此投資了多少錢,真正能夠有機會聆聽甚至欣賞你的音樂的人並不會很多。
你也可能是一名出色的歌手,但是遊遍世界可能也沒有機會展露才華,而且也沒有任何人想到你有這種專長。但是,不管你走到哪裏,不管你在任何團體中,也不管你處於何種地位,你總是要說話的。
又或許你是一個畫家,跟隨畫壇大師習畫多年,但是即使你才華橫溢,有實力將自己的畫作掛在畫店或藝術畫廊裏,有機會親眼目睹你的作品的人也隻會是有限的一小部分。但如果你是一個談話的藝術家,凡是和你接觸的人都會看到你的藝術現場展示,因為從開口的那一刻起,你就開始“現場作畫”了。每個和你說過話的人都能判斷出你到底是個藝術家,還是個拙劣的三腳貓。
事實上,你可能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成就,你可能擁有一座漂亮的房子、一大筆財富,但這些可能隻有少數人知道。但是如果你是一個談話高手的話,和你說過話的每一個人都會被你的談話技巧和魅力所感染。
一位著名的社交界領袖善於將新人帶入社交圈子。她總是對跟隨自己的新人建議:“說話,一定要說話。你說什麼無關緊要,但是要輕鬆、愉悅地聊下去。一個總是需要別人討好逗樂的女人是最令男人感到尷尬、枯燥和乏味的。”
在她的這條建議中,有一條十分有用的暗示。學習談話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去交談。那些不習慣社交、缺乏自信的人往往總是去聽別人在說什麼,而不是自己張口去說。
在這個社會中,健談的人總會受人追捧。人人都想邀請某某夫人來參加晚宴或招待會的原因,正是由於她十分健談。她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她可能有很多缺點,但是就是因為她會說話,人們就喜歡讓她陪伴在身邊。
談話,如果被看做是一個教育者,那他便是一位能激發人巨大潛能的老師;但是如果不經過思考就胡亂發言,會導致言語混亂、囉唆、詞不達意。喋喋不休、閑扯或者是社會上常見的閑言碎語,絕對無法激發出人的潛能、抓住人的本質,較之這種膚淺的談話來說,本質的東西蘊藏更深。
成千上萬的年輕人羨慕那些優秀的同伴平步青雲,而自己卻把一個個寶貴的夜晚、一次次寶貴的假期浪費在瑣碎、空洞、毫無意義的閑談上,而閑談的話題根本無法上升到幽默的層次;正好相反,這些愚蠢、無聊的談話隻會挫傷自己的誌向,降低自己的理想,全盤顛覆已有的人生準則,因為它讓人們養成了淺薄而毫無意義的思考習慣。無論是在大街上、汽車上,還是公共場所裏,我們總會聽到喧嘩、粗鄙的聲音在漫不經心地說著輕率而無理的語言或粗俗的俚語。比如,“你吹牛”、“我怎麼知道”、“當然了”、“夠了”、“我真討厭他,煩人透了”等等一係列我們經常聽到的粗俗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