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故事裏的事情(1 / 3)

見狀,況且故意遞給周文傑一塊手絹,周文傑一時沒明白他的意思,投去詢問的目光。

況且笑道:“你自己看看,是不是快流口水了。”

“你又取笑我。”周文傑少年心性,就喜歡琢磨這種事,“不過,你說武宗跟寧王要是真的對陣,誰會贏?”

“要是兩人在校場上一對一單挑,武宗當然能贏。可是即便是武宗身旁的那些奸佞也不敢讓武宗皇上這樣做,要是傳到宮裏去,這些人回去後,太後非把他們腦袋砍下來。要是兩人各領一隻兵馬,在鄱陽湖決戰,寧王百戰百勝。”

況且也講得來勁兒了,曆史裏夾雜著自己的觀點,一股腦倒了出來。

寧王造反不過一月間,江南各地的官員已經是逃的逃,降的降,半壁江山無主,就等著寧王接收了。

寧王若是能順利攻下南京,江南就可傳檄而定。可惜寧王被王守仁一連串假動作騙得一愣一愣,遲遲不敢進攻,結果被王守仁一戰搞定。

寧王臨刑時也是像項羽一樣,仰天長歎:“此乃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畢竟王守仁是在不久前才巡撫贛西的,寧王忽視了這個文官,最後卻發現他比所有的武將加起來還可怕。百密一疏,功虧一簣。

“你說王守仁那麼厲害,武宗為何不讓他當宰相,要是他當上宰相,本朝不就真是中興了?”

“武宗要是那樣做就不是武宗了。他哪裏還會想到王守仁的功勞,他是嫉妒王守仁,天天想的就是要不要砍下王守仁的腦袋。”

“昏君!”周文傑少有的勃然大怒,拍案罵道。

“噤聲。”況且忙噓了一下,“先皇無論好壞,都不是我輩臣子能評說的,這話在外麵千萬別講。”

“這我知道,我就是對你才無話不說的。在外麵我是對人隻說三分話,三分裏有兩分還是兌了水的。”周文傑笑著說。

“摻假也不必摻到這地步吧。”況且大呼可怕,“你們糊弄皇上是不是也是這樣。”

“這個嘛,行業機密,不能對你說。總而言之,比這厲害多了。當然不是貨假,而是價錢假。”周文傑摸著腦袋笑嘻嘻地說。

“這都是公開的秘密,天下皆知,有什麼不可說的。”況且笑了。

周文傑神秘地說道:“公開的秘密,這才是笑話呢。跟你說吧,我們這些皇商,祖祖輩輩都有一條鐵率,哪怕是生死仇敵,也不能用這裏的秘密打擊對手,不然就會成整個行業之敵。

“好吧,我不妨告訴實情,你千萬別對外人說就是。我家在本地采購的一匹綢緞,價錢不過五兩銀子,轉手賣給皇上就是一千兩紋銀。當然都是層層剝皮,我家掙多少跟這個無關,該多少是多少。”

“這你也好意思當秘密講,”況且笑了,“這倒讓我想到先朝皇帝吃燒餅的故事。”

“什麼故事?快講給我聽。”一聽故事兩字,周文傑興奮起來,纏著況且要聽故事。

周家雖說以興文,卻也是要攻科舉之路,所以對周文傑兄弟看管很嚴,隻許他天天研究揣摩那些墨卷,什麼經史子集都成了閑雜書。

就如後世的中學生不許讀小說,看美劇一樣。

況且整日裏看的都是經史子集,裏麵自然有許多典故,有時就深入淺出的給周文傑講一些,周文傑聽得入迷,他經常來況且這裏,就是來聽故事的。

“是說穆宗皇上,他老人家由太子登基後,忽然有一天想到當太子時吃的一種燒餅,就讓禦食監的太監們打造。太監們奉旨後,回去研究了幾天,才來稟報皇上,燒餅決定如何如何製作,算下來一枚燒餅紋銀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