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小王爺再赴蘇州(1 / 2)

眾人都是一驚,以為自己聽錯了。況且也有這種感覺。

那日小王爺匆匆而去,看那架勢十年八年都不可能再來了,怎麼剛過去幾天,又殺回來了?

石榴也是看看況且,低聲笑道:“上門討債的來了,看你怎麼應付。”嘴上雖如此說,心中也是起疑。

周鼎成跟周文賓趕緊向喊聲處走去迎接,其餘人也不敢拿大,都跟在後麵,歡迎隊伍煞是可觀。

卻見小王爺身著五彩蟒袍,頭戴金絲王冠,足踏雲履,飄飄然走過來,身後跟著幾個服侍的家人,帶來的家丁都布置在遠處,眼睛不時四處查看。

陪著小王爺的是周父,他不敢跟小王爺並肩走,小心翼翼地落後半步。

“小王爺,您怎麼大駕光臨,也不先派人知會一聲,可是有失遠迎啊。”周鼎成見到小王爺,拱手笑道。

“周大人客氣,我隻是聽說幾個同門都在這裏吃酒,趕來揩油而已,那好意思事先知會。”

“揩油?好說好說。隻是席麵還沒擺哪,請稍候。”周鼎成過去拉著小王爺的手笑道。

“小王爺,您這次來可要在我這裏盤桓幾天,不然我可不答應。”周父喜笑顏開地說。

朝廷貴人他見過許多,但中山王府的世子光臨,這可是從未有過的榮耀,足可載入家史的。

接下來就是逐個引見,逐個行禮,一應套路,祝雲祗見到小王爺,興奮得隻是行禮,話都說不出來了。

明朝人最喜歡談論國師劉伯溫,口口相傳中,他已經被渲染成神仙般的人物,聽上去總是有些虛幻,與百姓關係不大。真正遺愛在民間的還是徐達,尤其在江南一代,婦孺皆知。中山王府坐鎮南京,也正是這個緣故。

所以不管官場上、士林中怎樣,老百姓對中山王府還是以老王爺、小王爺稱呼,其實隻要不是在正式場合,許多官員和士大夫也是如此。

略略寒暄過後,況且見小王爺給他使個眼色,就走到一旁等候。

過了一會,小王爺走過來,眾人見這兩人的光景就知道有話要說,也都知趣地避開。

“師兄,你不是真的趕過來催債的吧?”況且苦笑道。

小王爺開玩笑道:“哪裏,那個不急,不過也要抓緊,你要敢給我忘了,小心我派鐵甲軍把你捉到府裏,關上一年半載的。”

“不敢,這幾天事情實在太多了。”況且麵露歉意。

“我知道。我這次能過來其實跟你有關。”小王爺忽然歎息一聲。

“跟我有關?什麼事?”況且心中警惕,神情有些緊張。

“你慌什麼?我又不是要跟你算賬,是說要感謝你。”

“謝我?謝我什麼?”況且一頭霧水。

“那天我匆匆告辭,見老師當時的情形,我真的是五內俱焚,隻是父命難違,不得不回,回去後也是每天都覺得對不起老師,有愧神明。”小王爺說著,眼角有些濕潤了。

“師兄何必如此,老師也知道你的難處,未曾怪過你一句。”況且寬慰到。

“我知道,可是心裏就是難受。昨天聽我父親說,事情解決了,我可以自由出府了。而且還聽說這件事你出了大力,才使得老師跟練大人之間的關係有所緩和。”

“這可跟我沒關係,我就是從中轉了一封信而已。”況且急忙解釋到。

“轉了一封信而已?沒這麼輕巧。老實說,當初練大人找到我,原本想讓我出麵排解,我未敢答應。這事隻要一句話說錯,一步路走錯,就會打成死結,一輩子都別想解開。我承認我膽小,沒敢把腳插進來。”小王爺看著況且,麵露欽佩之色。

“沒這麼嚴重吧?”況且故意打哈哈。他其實很明白這裏麵的利害關係,小王爺能避開,他卻不能,兩麵同樣都是師命難違!明知是火坑,他也隻能閉眼跳下去。

“不過,這裏麵也可見老師對你的偏心,我跟你說,這封信也就是你轉,換另外任何一個人,關係不但不能緩和,反而是火上澆油,轉達信件的人也一輩子完了。” 小王爺恨恨地說:

“這件事我對練大人真的很不滿,他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拿你做賭注,利用你,或許他真能料到老師對你如此偏愛?”

況且無語,在兩個老師之間,練達寧表現的是讚賞、知遇,陳慕沙除這兩樣外,還有慈愛跟寬容,他能感覺出老師對自己的偏愛,簡直跟父親差不多。

“練大人對老師很了解,他還是知道這件事的後果的,他不會害我,這對他也沒有好處。”況且勉強笑著說到,心裏也明白,他在練達寧心裏,是隨時可棄的棋子。

他忽然明白,練達寧上次為什麼劈頭蓋臉教訓他,責備他不該叫師兄為小王爺,頂多叫徐公子。他原以為這是士大夫的氣節,現在看來,是因為當天小王爺拒絕了他,讓他心生憤懣。

“但願如此吧,以後這種事可能還少不了,凡事小心些吧。實在躲不過的時候,可以躲到我府裏。”小王爺語意誠摯,拍了拍況且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