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就是靠獨門秘方吃飯。一個郎中憑一張拿手的方子,一生受用不盡。一般郎中隻擅長治療一種或者一類病症,靠的就是一張或幾張藥方。
那種全能型的醫生有沒有?有,隻存在於傳說當中。
況且可是一下子拿出幾十張藥方給了呂郎中,而且毫無保留,把脈理藥理傾囊相授,這一筆財富,可以說是無價之寶。
呂郎中開心得就差要飛起來了!
後來,他還真的成為鳳陽府首屈一指的神醫,而且子孫後代也都以神醫名世,靠的就是況且傳授的醫術跟這些藥方,此是後話,帶過不表。
一藝在身,勝於家有萬金。
家裏有多少銀子,也有拿不到的時候,隻要有一門過人的手藝,走到哪裏也不會犯難。
當然,況且是個例外,他並不專靠醫術,以他的書法繪畫技藝,混口飯吃不成問題。不過,凡事要看天時地利人和,比如落難到這小鎮上,外麵士林看重的書法繪畫就歇菜了,倒是醫術大放光芒。
閑時,呂郎中開始向況且詢問、討教各種醫學方麵的知識。
呂郎中如饑似渴,急於求成。
況且有問必答,不厭其煩。
蕭妮兒笑他們不是師徒,勝似師徒,見過這樣的徒弟,卻沒見過這樣的師傅。
況且在談到醫生的來源時說,有人類的地方,就會有疾病,所謂“吃五穀哪有不生災”,就是這個意思。
於是,治病也就跟衣食住行一樣,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基本需求。
遠古時代,人類還沒有醫學,隻有靠巫醫來代替醫生的職能,巫醫同樣是醫,隻不過是以巫術的形式治病療傷。
後來,雖然產生了醫學,也有了醫生這個職業,但巫術依然是主體。巫醫分流應該在春秋時代,孔子曾有句名言:信巫不信醫,信醫不信巫。
顯然,在春秋時代,巫術跟醫學各有市場,還是有的一拚。
周朝一統,結束了巫術的正統地位,也結束了中國的神話時代,中國正式開啟史官文化,幾百年後便有了百家爭鳴,
不用說,最後勝出的就是儒家學說,一直延續至今。
呂郎中眼睛瞪大了,望著況且。況且一停下來,他就接著拋出許多問題。
黃帝內經還有可信度嗎?黃帝時代可是中國最為昌盛的神話時代,那時候根本不可能有醫學。
伏羲畫八卦、神農嚐百草又有可信度嗎?
況且於是接著解說。
伏羲畫八卦是有道理的,那時候正是中國曆史上結繩記事的時代,文字尚未產生,人類隻好在繩子上打結來計數,由此發展出一種獨特的符號學。
這套符號體係即便在文字學已經成熟後,也沒有完全廢棄,許多醫家依然堅持不懈地使用。
我幼時就跟父親學過,用一根繩子打出各種結,組成各種圖案,借此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不過,這套體係也有缺點,隻有研習過的人才能看得懂。在不懂的人眼裏,那是天書。
伏羲畫八卦起到了傳播作用,它把這套結繩符號固定到了圖畫上,由此逐步產生了中國最古老的繪畫體係,其後倉頡造字正是在繪畫的基礎上逐步衍生的。
書畫同源,出處就在這裏。
呂郎中的眼珠子差一點飛出去,況且不是神人又是什麼,他連這些都懂!
況且並不在意,接著說下去。
神農嚐百草,應該也跟醫學無關,而是部落狩獵物不足,隻好吃草度日。
植物種類雖然繁多,可以作為食品的卻不多,大多數都是有毒的。
神農作為部落的首領,巫術大祭酒,以身試毒為部落找出可食用的植物,自然是當仁不讓的職責。
不知不覺,吃著吃著,中醫學產生了!
呂郎中咽了口吐沫,問道:“百草都有哪些?”
況且笑道:“百草不過是泛指,隻是指種類繁多,估計神農老人家也沒去記了。”
況且接著話題繼續說。古人計數一般以萬為最高單位,過了萬就以萬計、數萬計等來表達。在神農時代,估計最高計數單位就是百吧。考慮到結繩,或者在山壁上刻下印記計數,能到百也就真不容易啦。
這樣說吧,百草就是指嚐遍了所有的草本植物。
神農嚐百草雖然未必是為中醫學而為,卻也真正的開啟了中醫學的曆程,由此神農成為中醫的始祖。
“師傅,您老人家真是天神下凡啊!!”
呂郎中大叫一聲,把況且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