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神醫初入侯爵府(2 / 2)

嘉靖喜好道術,表麵上不強迫大臣們效仿,但內心裏還是希望大臣們跟自己看齊,這樣至少沒人抨擊自己亂用錢財。大學士徐階深明上意,盡管他一點不信道術,卻顯得比誰都有誠心,由此深得嘉靖信賴。

況且勸知府去進香,隻是為了讓他多走動,因為去寺廟道觀進香必須步行,不能騎馬坐轎,否則是對神明不敬。

“我請你來是有一件事要商量,左都督武城侯你知道的吧。”知府大人說道。

況且當然是知道武城侯的。南京陪都同樣設有中軍都督府,共有左右前後中五都督,各統帥一方軍隊,算是明朝最高級的軍官了。

按古製,軍職尚右,文職尚左,所以曆代右將軍就比左將軍高一級,而六部侍郎中,左侍郎就比右侍郎高一級,文武恰好相反,上朝時,也是文臣在左,武臣在右,兩班排列。

但明朝的五軍都督府實則沒有上下之別,更沒有實權,調遣軍隊的權力掌握在皇上河兵部手中,有事時命將刻印出征,打完仗後,回來上繳印信,回到都督府上班,這些印信隨後就銷毀。軍隊糧餉則由戶部發放,與都督府無關。

所以五軍都督府更像一個悠閑無事的衙門,隻是在培養這些高級武臣的資曆。

況且問道:“我一草民,武城侯有什麼事情用得著我嗎?”

“是這樣,他的太夫人病重,名醫請得太多了,南京太醫堂的名醫都請遍了,更別說附近幾個州府的,這些日子越來越重了,前幾天總憲大人來祭拜皇陵,鳳陽府縣的下屬們為總憲大人接風洗塵,恰好武城侯也去了,說起太夫人的病直是落淚。”

況且“哦”了一聲,已經明白了知府大人的意思。

“我也是隨口說出你醫術很有獨特一套,不妨請你去給太夫人診診脈,就算不能治好也沒關係。我當時也就是隨口一說,不想武城侯今天巴巴地送來帖子,拜托我請你過去一趟,給太夫人診脈,其實也就是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總憲一般是指都察院左都禦史,也就是都察院的第一把手,但有時派駐在地方的總督也被稱為總憲,因為總督跟巡撫一樣,從理論上說,都是都察院派出來督查地方的官員。所以巡撫的總稱一般是巡撫某地都禦史,總督也是一樣,都掛禦史銜,具有最高執法權。

“哦,是這樣啊,這可不是一般人家啊。”況且沉吟不語。

“我也知道你不是專幹這個的,你來到鳳陽後也沒給誰治過病,這點我倒是讚成,咱們文人嘛,說到底還是經史子集書法繪畫才是正道。但事已至此,我也不好回絕,不知你可有難處?”

況且答道:“難處倒沒什麼,就是門生這點皮毛醫道怕是沒什麼把握。”

話雖這麼說,其實他心裏輕鬆了許多,這總比進內衙給那幾個夫人診脈強啊。如果是讓他再去見那幾個夫人,他寧可去府衙大獄的死囚牢裏呆上兩天。

“其實到了現在這狀況,武城侯心裏也明鏡似的,太夫人的病是不可能治好了,他也是個孝子,四處撒銀子請名醫,不過盡人事罷了。所以你不用有任何心理負擔,覺得沒把握就直言,然後回來就是,就算給我一個人情了。”

“老公祖的事情,門生哪裏敢不從命,不知何時去?”

“你若是沒事,現在就走一趟吧,快去快回。”知府急急道。

在他認為,這就是走形式了,武城侯是做給外人看的,母親有病,再重也不能放棄治療,總要想辦法盡孝心。他則是給武城侯一個麵子,也算是人情吧。

“聽大人吩咐就是,門生沒事。”況且爽快答應,真想馬上飛出這內衙,對這地方,他已經有了環境恐懼症。

武城侯沒住在城裏,而是住在鳳凰山的別業裏。

對,是別業,不是別墅,別墅隻是一套房子,別業卻是一座莊園。

衙門的轎子飛奔到了武城侯在鳳凰山的別業,到了大門後,遞上知府的帖子,裏麵就有人出來接應。管家見況且是個少年,直搖頭,心道這知府大人太能胡鬧了吧,派個孩子來添什麼亂啊?

況且掃了一眼,就知道這個管家小看他了,也不做聲。侯府雖未進過,但類似的場麵況且卻是經曆過的。況且的心態,還真和他的年齡、相貌不大相稱,一個普通的30歲的人遠不如他老到。

管家麵無表情的將況且接到裏麵去,流露的神色不是那麼謙恭。按說,知府的帖子上說的很清楚,是專門請來給太夫人瞧病的醫生,那算是貴客了。

好吧,既來之則安之,長長見識也不是什麼壞事。況且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