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況且決意赴京城(1 / 2)

“這個呆子啊,又犯病了。”

陳慕沙看到海瑞奏疏全文後,氣的拍桌子瞪眼,大罵海瑞。

況且無語,他可是一直崇拜海瑞大人的,所謂天降偉人,在大明朝中期就是指海瑞。隻可惜海瑞生不逢時,錯誤地生在這個他無比痛恨的時代。

況且承認海瑞的奏疏裏有些話過於誇大了,嘉靖帝雖說二十多年沒有上朝,可是朝政並沒有荒廢,相反,他比一般的皇帝對朝政的治理更得法,國柄也始終握在手裏,從不假手他人,這一點在明朝曆史上沒有幾個皇帝能做到。一般的皇帝都是在內靠秉筆太監,在外靠內閣首輔來治理國家,隻有嘉靖是獨自一個人在管理朝政。這一點跟清朝的皇帝頗相仿佛,但是清朝是部族統治,皇帝自然不能依賴漢人大臣治理國家,明朝可是士大夫與皇帝共天下的朝代,大臣跟皇帝並沒有利益衝突,這一點就是明朝和清朝的最大區別。

至於說皇上薄於夫婦,就有些扯淡了,皇上可是修煉房中術的,去年還新封了一個最小的妃子,才十四歲,這件事成了大臣們酒後津津樂道的談資。

據說這位小妃子原來是伺候嘉靖帝起居的宮女,晚上嘉靖帝自己靜坐,宮女們必須在旁邊一聲不響地陪著。

這個小宮女是後進來的,還沒有適應這裏的環境,她看嘉靖帝靜坐的姿勢很可笑,就笑出聲來,結果嘉靖帝醒過來,大家都以為這小宮女會被賜死,嘉靖帝卻忽然覺得這個小宮女很可愛,很美麗,於是把別的宮女遣散出去,當夜就“寵幸 ”了這個小宮女,第二天便封她做妃子。

這事當然很缺德,可是當時並沒有未成年人保護法,這事在古時並非禁忌。當然就算有什麼法律限製,對皇上也不生效。

所以海瑞說的嘉靖薄於夫婦還真有些不實,對嘉靖來說夫婦就是他和那些嬪妃,原裝妻子皇後已經過世多年,嘉靖帝沒再立過皇後。

至於說嘉靖帝薄於父子,這倒是真的,不過皇家無親,要在皇家找什麼骨肉親情,注定是白費力氣,不僅嘉靖帝如此,任何一個朝代的皇室大抵都是如此。

“海瑞是個好人,可惜就是呆氣十足。”魏國公歎道。

魏國公是被那些請願的太學生鬧得頭痛,隻好跑到陳慕沙這裏躲清靜,另外海瑞這封奏疏可是捅破天了,身體本來就欠佳的皇上會不會有什麼意外?他需要跟陳慕沙研究接下來的政局走向,這才是真正的大事。

況且在這兩人麵前不想多話,更不想插嘴,隻是靜靜地聽他們說話。

“皇上是有一些缺點,可是人無完人,哪個皇上是十全十美的人物?秦皇漢武不用說了,就是唐太宗所謂千古明君,卻也殺兄囚父,倫理綱常都被他顛覆了,太祖屠戮功臣、成祖大殺文臣,手段殘忍令人發指,還不是被人歌功頌德?今上雖無赫赫武功,也沒有開疆拓土,可是文治蒸蒸,國家也是盛世景象,什麼家家淨,這不是汙蔑嗎?天底下窮人是無數,可是這跟皇上有什麼關係,曆史上的盛世從來沒讓窮人富過,天下財富就這麼多,想要人人富有難道海瑞就有良策?”

陳慕沙有些激動,在魏國公麵前不用顧忌,可以肆無忌憚地評說。

盡管況且覺得海瑞的奏疏不是每句話都正確,但對他的光明磊落充滿了景仰之情。奏疏本來就不需要每句話都是真理、都有證據,又不是對簿公堂。漢文帝盛世時,賈誼上書還稱天下形勢可歎者四,可痛哭者四,無非是想用誇大的方式讓聽者醒悟到各種不足,這也是良藥苦口的意思。

曆代都不缺乏這種完美性格的人,卻處處碰釘子,在什麼時候都沒好日子過,東坡也是如此,一輩子坎坷崎嶇,正是因為性格過於完美、剛正不阿。

東坡有一次在家裏撫摸著肚皮,問丫環們裏麵是什麼。一個丫環答道,是滿腹的錦繡文章。東坡說回答錯誤。

有人說是一肚子的才華,也答錯了,最後還是東坡最寵愛的妾朝雲回答說,學士肚子裏裝的都是不合時宜。

東坡大笑,點讚。

完美性格的人物總是不合時宜,在現實生活中處處碰釘子,他們知道問題所在,卻寧願碰釘子也不肯變得油滑,不想改變自己來適應社會,雖然最後遍體鱗傷,卻保持住了自己的風采。

海瑞雖無東坡的絕世才華,在性格上兩人卻頗為相似。

“海瑞是不是被人利用了?”魏國公想想道。

“你是說太子殿下那裏?不會的,高拱想不出這招來,太嶽雖然能想到,卻不會如此下作,陳勤學是忠厚君子,更不至於如此。徐階他們也不會出此下策,再者說海瑞雖呆,也不是容易被人利用的人,他可能是實在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