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活人獻祭的阿茲泰克人(1 / 1)

公元1519年高戴斯遠征墨西哥的隊伍中,有一位文武全才的迪亞斯,既能領兵作戰,也能執筆記錄遠征隊伍的戰績及見聞。迪亞斯已見慣戰爭的恐怖場麵和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殘酷行為,但他踏進阿茲泰克印第安人首都泰諾赤提特蘭城中休齊洛波特裏神廟,嗅到裏麵的惡臭時,不禁立即退避,那首都位於今天墨西哥城所在地,迪亞斯退出神廟後有這樣的記載:“我們回身就跑,簡直迫不及待。”

這神廟是一座屠宰場,神廟內的牆壁一片黝黑,盡是凝結的人血,迪亞斯目睹三個剛宰殺的“祭品”躺在那裏,站在旁邊的祭司,手上的石刀子還滴著鮮血。西班牙人揭露了印第安人的一種宗教,那宗教需要宰殺很多人獻祭;神廟於1487年擴建後,舉行了5天的奉獻儀式,其間就殺了數千人獻祭,一年中殺人多少可見一斑,征服者無疑誇大了阿茲泰克人的殘忍程度,希望教會領袖知道西班牙人侵淩殺掠的殘暴行為時,不予深責,但當時的記載清楚確實,征服者給眼前的景象震懾得目瞪口呆。那5天的儀式中宰殺的人數,各有不同估計,有些估計高達8萬人,但專家最近計算出那5天內宰殺的人至少有14000。

阿茲泰克人的圖畫常常描繪以活人獻祭的風俗,可見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至於殺人多少則缺乏統計數字,美國加州大學人口統計學家庫克,根據史料進行分析後得出結論:在西班牙人到達前的100年間,墨西哥境內所有阿茲泰克神廟中宰殺的人平均每年達一萬五千名,其中很多是戰俘,這項估計可能很保守,庫克的同事博拉認為每年在祭壇上獻作祭品的人,數目可能達25000多,即每年犧牲總人口的1%。

阿茲泰克人為什麼要殺那樣多同胞呢?直到最近數10年,曆史學家和人類學家大致接納這種說法:殺戮純為宗教方麵的需要,根據阿茲泰克人的信念,每天夕陽西下,太陽神便死亡。要確保太陽翌晨再升起來照耀世界,必須以人血作祭。其他神祗也有共通的嗜血特性,因此殺人獻祭幾乎每日都有。

阿茲泰克人的圖畫顯示,奉獻給太陽神的隻是人的心髒。屍身拋棄在金字塔形廟宇的陡峭階梯上,頭顱則割下來,陳列在廟宇附近的顱架上,迪亞斯與同事德圖皮亞曾分頭查看兩處陳列大批頭顱的地方,一處在泰·諾赤提特蘭,另一處在索科恃蘭。迪亞斯點數了10萬個顱骨,德圖皮亞則點數了136000個。現代有人對殺人獻祭風俗的成因提出不同看法,1946年,庫克發表有關15世紀中美洲人口的研究報告,結論是:阿茲泰克人人口增加的速度比糧食增產更快,所以殺人獻祭可能是控製人口的間接方法,但很多人類學家對此種說法表示質疑。

後來到20世紀70年代,在社會研究新學院工作的哈納提出一項驚人的新說法:阿茲泰克人殺人祭神後還把屍身吃掉。哈納根據西班牙征服者的敘述以及德薩哈根神甫的著作,得此結論。德薩哈根神甫在阿茲泰克帝國崩潰後不久抵達墨西哥。根據阿茲泰克人口述的資料,記下當地的風土人情及生活習慣。這些記錄中有很多地方提到食人風俗,吃俘虜的肉尤其普遍,但不吃兒童及皮膚病患者的肉。女性俘虜也從來不用作獻祭和充當食物,隻用作奴隸,不同性別的俘虜命運有別,因為食人肉社會有一種普遍信念,認為吃了別人的肉會獲得受害者的若幹特性,因此戰士隻喜歡吃其他戰士的肉。

哈納於是深入研究阿茲泰克人食人風俗的成因,發現阿茲泰克人或許很缺乏營養,主要是缺乏蛋白質,而大多數人是從動物的肉中吸收蛋白質。當時墨西哥缺乏肉類,較大的野獸多數已經絕種好幾百年;中美洲以北的民族可獲取馴鹿和美洲野牛以獲取肉食,但是墨西哥並無這些動物。

無論獻祭所殺的人是如何多,都不能滿足全體人民的需要,所以隻有統治階層和戰士有享用人肉的權利。哈納引述各種記載,指出窮人隻有靠玉蜀黍和豆類維生,偶爾吃些火雞肉或狗肉。

阿茲泰克人的食人風俗既有跡可尋,何以多年來研究人員似乎視而不見呢?哈納認為人類學家可能對此事感到為難,不想歐洲人對阿茲泰克人有以偏概全的印象。歐洲人從未像阿茲泰克人般嚴重缺乏動物蛋白質,所以視吃人肉為一種禁忌;如果提起阿茲泰克人食人,或許不易為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