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毀滅文明的神秘之手(1 / 3)

在四大文明中,古印度不是最古老的,但它的神秘程度可以堪稱世界之最。它的突然消失,使得人們至今不能完全了解這個謎一般的國度!

尋找古文明的主人

當印度河流域文明被發現的消息傳遍世界時,各地的學者就開始探索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是誰創造了這一高度發達的文明?

在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遺址中,人們發現了來自兩河流域的物品。而在這之前,在兩河流域的巴比倫西亞也發現了不是當地出產的印章和陶器、石珠,當時人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從哪裏來的。現在,出土文物把南亞和西亞兩個相隔千裏的文明聯係在一起。

麥克唐奈爾認為,從時間上看,蘇美爾文明比印度河流域文明要早l000年,而且蘇美爾文明曾經有過向其他地區擴張的曆史,因此他斷言,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從兩河流域傳入的,創始人是蘇美爾人。有些語言學家也通過對文字符號的研究,認定兩地的文字屬同一個語係,從而更加強了蘇美爾人創造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權威性。

甚至還有人把這一文明的傳播始末也勾勒出來:在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處於兩河流域南端的蘇美爾人已創造了高度發展的農業文明,那些富有的人們用粘土做成刻有自己家庭地位和身份標記的印章,蓋在屬於自己私有的糧、油、酒等的貯存容器上,奴隸出現並大量增加,城邦國家產生了。出於對財富和人口土地的需要,蘇美爾人開始向東方擴張,其中有一部分人從海路或陸路來到印度河流域,把這塊肥沃的土地變為殖民地,而當地人則成為他們的奴隸。蘇美爾人也把自己的文明傳播到這裏,以後漸漸改變了原有的特色,成為與兩河流域文明有聯係又有差別的文明。

這種說法似乎很有說服力,但才提出就遭到許多人的批評。美國探險家赫爾調侃地說,為什麼要說文明是從蘇美爾傳到印度河的,難道就不存在完全相反的可能嗎?即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兩河流域文明之母,蘇美爾文明是印度人創造的。

20世紀30年代以後,在兩河流域更多的地方出土了印度河流域印章和其他物品,而且對楔形文字的釋讀也使人們明白在這兩個地區長期存在著商業往來。在兩地都發現了有明顯差異的來自對方的物品,這隻能說明它們是兩個各自獨立的文明體係。

幾乎就在上述觀點提出的同時,有幾位英國考古學家提出是雅利安人創造了這一文明的看法。塞·蘭頓和G·罕特認為,印度河流域出土的印章文字和後來的吠陀梵文文字有直接的承襲關係,從而創造吠陀文明的雅利安人也就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創造者。

但是當學者試圖用釋讀梵文的方法來釋讀印章文字時,卻徹底失敗了。通過碳14等科學手段對出土器物的測定年代也表明早在雅利安人進入次大陸之前近千年,印度河流域文明就已衰落了,雅利安人不可能是這一文明的創造者。另外,雅利安人的生活方式與印度河流域居民也存在著很多差異。雅利安人是遊牧民族,馬在其社會生活中十分重要,吠陀文獻中多次提到馬。可是在印度河流域出土的印章上幾乎看不到馬的蹤跡。雅利安人不吃魚,而印度河流域居民則很喜歡吃魚,捕魚釣魚是他們重要的生產活動。印度河流域居民修築大浴池淋浴,進行宗教活動,這與雅利安人的風俗習慣毫無共同之處。

與上麵兩種觀點截然不同的是,許多學者認為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土生土長的,其創造者當然就應該是當地的土著居民,但這又出現了一個問題,誰是印度的土著居民?

一些英國的和印度的學者認為,達羅毗荼人可能就是印度河流域最早的原始居民,他們皮膚顏色較深,鼻子扁平,說著達羅毗荼方言。嚴格地說,他們的最早家園也不是印度河流域,但他們很早就定居在這裏,創造了從新石器時代向銅器青銅器時代過渡的文明。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特別是對文字的釋讀,也提供了眾多的證據來支持這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