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我的經驗:賺錢需要具備的五種能力(1 / 3)

第十一章我的經驗:賺錢需要具備的五種能力

我想讓我的員工具備這種可能天生就不存在的東西,腦子裏從來就沒有過的思維,怎麼辦?

我的方法是:用錢砸。

這是最庸俗的,但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無論是做人、婚姻、家庭、還是企業,都需要經營。

你付出多少,才有多少的回報。

想要賺錢,賺大錢,我覺得至少要具備五種能力。

第一是修養。

遇事不慌亂,取得一點成績不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能體驗卑微和弱勢群體的感受。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當然後天可以通過教育來彌補,但效果不是很大,因為我們的教育注重的是成績,素質培養非常欠缺。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出了惡劣情況,首先想到的是跑,推諉扯皮,這樣的人怎麼能成功呢?

不忘乎所以也很難做到,廣州有很多小的物流公司,其實也就是個門店,每月有一兩萬的收入就滿足了,一旦出現經濟風潮就很容易倒閉。

體驗弱勢群體的感受也很難,中國有一些人,有了點錢,就喜歡四處炫耀,在飯店裏和茶莊大聲嗬斥服務員,也是經常見到的。別說讓他體驗弱勢群體的感受,僅僅是讓他們不欺負別人,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除此,就是利益被損害的同一階層的人,很喜歡窩裏鬥。

明明隻有幾個人上公交車,也要擠,被誰踩了一腳可能還要打架。大街上兩輛車刮蹭了,罵著鑽出來,如果發現對方是熟人,拍屁股走人,如果不認識,肯定打電話找一幫人過來“討個公道”。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俄羅斯人,經濟危機來了,那麼長的隊伍,領救濟糧,不會有一個人插隊,餓死也不會。

這就是修養問題。

第二是頭腦。

你能不能讓一個公司起死回生。

我在韓國公司剛開始隻有一個人,後來發展到幾十個員工,利潤翻了七倍,你這個主管的位子才能坐穩,別人才會服你。頭腦不是一夜之間就長出來的,你得學習,不斷給自己充電。

我在城中村裏當“無賴”的時候,就有學習的意識,別人掙了錢去找女人,我掙了錢會去買書。

學英語的時候,我把自己關在家裏,通宵看原聲帶英文字幕的美劇,時間長了,英語就是這麼練出來的。

我沒上培訓班,沒錢,也不比別人聰明,我至今還是專科畢業,隻是生活所迫,被逼到那個分上。你不學好英語,就沒飯吃,你學不學?

現在我回老家,原先一起在廣州打拚的夥計還是原地踏步,有的向我借錢。我當時很想反問一句,咱們同一時間出來混,我在學外語的時候你們在幹什麼?你們嗑著瓜子看電視的時候,我又在做什麼?

所以這個錢不能借,先前借出去的錢也從沒還過,我知道他們是賭博輸光了,借錢也是為了賭博,想把本錢撈回來。

我的韓語一般,但隻學了半年。我在韓國公司當主管,不懂韓語是不行的,郵箱裏很多文件都是用韓語寫。公司裏的韓國人還是比較服我的,因為我隻學了半年嘛,他們的漢語說得很好,那都是學了四五年的留學生,所以他們有壓力。

第三要有學識。

學識不等於學曆,在於你的經曆和眼界。

你要了解外國人的思維方法,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我在廣州,住的是租來的房子,臥室有一麵牆,密密麻麻貼的都是白紙。

上麵寫了很多東西,包括每個員工的性格特點,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然後加一個箭頭,什麼樣的人,讓他處理哪批貨,什麼樣的人搞定什麼樣的客戶。今天要做的事情,資金預算,開支有多少,下一步該怎麼做,密密麻麻全是這個。

閑下來的時候,我會思考這些事情,然後隨手記在白紙上,貼在牆上,有點像行軍打仗的“作戰圖”。

我有一些朋友,到我住的地方看,床邊是一摞書,四麵牆上都是畫滿箭頭的“鬼符”,覺得非常驚訝。

在他們看來,我的生活應該是聲色犬馬,在高檔會所裏喝價格不菲的洋酒,吃海參鮑魚。

其實,如果換位思考一下,讓你管理幾十個人,自己還有一個公司,每個月的最少固定開支接近十萬,你會不會過那種想象中的紙醉金迷的生活?

不會,你的腦子裏都是和錢有關的東西,花出去多少錢,還有多少流動資金。

我是個思維比較縝密的人,不會讓資金鏈斷流,因為那樣後果很嚴重。

出去約見客戶,從廣州飛香港澳門,需要一個晚上。早上飛回來,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這些決定了我的生活不可能很安逸。

牆上畫的“鬼符”很潦草,就像醫生開的處方,別人看不懂,隻有自己明白。

這個方法是我從《越獄》裏麵學到的,《越獄》我看了八遍,不僅僅為學習英語,裏麵的哥哥想救弟弟,沒有任何關係,和我的背景很像,他就是在牆上貼了很多紙,一步一步實施計劃。我從這裏得到啟發,算是商業版的《越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