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將你的兩手交叉,哪隻手的大拇指在上麵?然後反方向做一次,很怪,是嗎?這就是習慣的力量。人類潛能大師史蒂芬·柯維博士指出,良好的習慣可以造就成功的人生。薩穆爾·斯邁爾更是有一句經典名言:“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良好習慣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石,每一個成功人士都非常注重良好習慣的養成。羅斯福曾言:“傑出的人不是那些天賦很高的人,而是那些把自己的才能和良好習慣在盡可能的空間內發揮到最高限度的人。”是啊!茫茫宇宙,星球有如恒河沙數難以估量,而一切星球都在各自軌道上有條不紊地運行著,這是因為這些星球並非是無拘無束的流浪漢,而總是維係著自己的習慣。它們有自己固定的“國籍”,即星係。每個星係都擁有對星係成員的強大約束力,即向心力。生命的運行也是如此,透過紛繁複雜的日常行為,我們也能找到運行著生命的內核:良好的習慣。這個內核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在現實的行為和挫折中漸次形成。曾經有這麼一個人:他每天早上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讀書,不論是節假日還是工作日,他都要堅持每日必讀。日積月累,讀書成了他每天的必要工作。這個人就是馬克思。良好的讀書習慣塑造了他深厚的文學功底,並促使他創造出了偉大的思想理論。
同樣,良好習慣對奮戰在教育一線上的教師們而言,更是不容忽視的。尤其在當前新課改如火如荼進行的教育大環境下,學生的負擔似乎有些削減,而施加給教師的壓力卻顯得更多更重。教師不但要從學習上給學生以引導,還要從思想上、心理上為學生指引方向。此外,為了持續性地工作,教師還要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與保健,這方方麵麵的工作與職責,如果教師盲目地去應對,勢必很難收到較好的效果,假若教師平日裏注意多借鑒多積累,養成適應工作與學習的良好習慣,那麼,教師的工作便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本書試著從課堂教學篇、學生管理篇、人際交往篇、自我完善篇和養生保健篇等五個層麵,概括性地提煉出了能夠成就優秀教師的50個好習慣,每個習慣都輔以相應的教育教學的案例。其中,理論闡釋部分僅是點到為止,力從以實際案例展示出每一個好習慣的形成對教師自我提升和完善的意義與價值。
本書中涉獵了諸多教育教學案例,其中一部分案例是借鑒於不同網站的教育博客,限於時間的倉促,不能向各位博主一一稱謝,謹在此向那些提供教育案例的教師們致以我們最誠摯的謝意,更期待讀到此書的每一位教師不吝賜教,多提寶貴意見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