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養生保健篇(3)(1 / 3)

分享:一個人問上帝:“為什麼天堂裏的人快樂,而地獄裏的人卻不呢?”於是上帝帶他來到地獄。他看到許多人圍坐在一口大鍋前,鍋裏煮著美味的食物,可每個人都又餓又失望,因為他們手裏的勺子太長,沒法把食物送到自己口中。接著,他們又來到天堂,這裏的勺子也很長,可是人們用勺子把食物送到了別人的嘴裏。與別人分享快樂可以使快樂永駐。

當然上麵說的這些一下子做到是不可能的,你可以慢慢來,那應該是能做到的。因為能夠決定你是否快樂的就是你自己的心態,調整好了心態,你選擇了快樂,自然也就擁有了快樂!相信你也希望你最終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習慣48堅持體育鍛煉

眾所周知,教師的工作量最大,並且具有延展性。即使下了班,也還要備課、批改作業和思考一些班上尚要解決的事情等,日複一日,年複一年,90%以上的老師患有頸椎病、咽炎、腰椎間盤突出、靜脈曲張、慢性胃病等職業病。由於對自身要求較高,經常因為精神緊張而失眠,情緒上出現煩躁、焦慮、抑鬱等症狀,對自己的孩子缺乏耐心等一些亞健康現象。因此,自己解放自己,釋放壓力,增強體質是當務之急。而堅持體育鍛煉無疑是最佳途徑。

其一,忙裏偷閑,科學安排

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出操活動身體,或抽空到操場上跑幾圈,在空地上打太極,甚至幾個老師飯後散散步,都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鍛煉形式,關鍵要持之以恒。

其二,學校支持,形成製度

學校不僅要積極為教師創造體育鍛煉的條件、時間、場地、器材等,而且要形成製度,形成規模。甚至對一些“忙”老師,要采取“強製”措施,把他們拉到大自然中,使他們煥發青春。一些獎勵製度同樣能促進教師鍛煉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最終,使鍛煉成為一種習慣。

案例一

2009年2月18日下午第七節課後,某高級中學教師在安排好學生的自習後,紛紛從緊張工作的辦公室走出來,集體參加了由教導處和體育組開展的以鍛煉教師身體、促進新老教師交流為主題的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為了這次活動的順利開展,全體體育教師在科組長李淩偉老師的帶領下,樹立為全體教師服務的宗旨,在場地和器材方麵都作了預先的安排。因此這次活動也得到了學校領導和教師的支持和肯定。根據不完全統計。參加各項活動的總人數達到近一百人次之多。特別是在足球、籃球、排球、毽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的活動中,教師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在對抗中達到了鍛煉身體、愉悅身心的目的,也讓很多教師更加清楚地明白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健康就是財富,身體就是本錢。為了教師都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學工作,該校特別要求全體教師,為了自己,也為了學校,工作之餘要注意鍛煉身體。學校亦堅持隔周開教師會議的製度,星期三下午第四節,凡學校不安排教師會議,全體教師就可以安排參加體育活動,以此促進老師能夠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最終都能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其三,為人師表,一舉多得

當學生發現老師不僅能在課堂上“激揚文字”,在運動場上也可以“指點江山”,他們一定會對你刮目相看,大加讚賞,師生之間的距離會慢慢拉近,他們會對你的課,更加來“電”,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同時,也可以帶動同學們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就讓我們從每天堅持鍛煉一小時開始吧!

案例二

2008年,某小學工會向全體教師發出了“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快樂一輩子”的號召。號召全體教師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方式。號召一提出,老師們就紛紛付出實際行動,有些喜歡戶外運動的老師選擇了放學後去爬山;利用業餘時間跳舞、跳繩;聘請校外乒乓球教練指導打乒乓球;籃球隊、羽毛球隊等團隊也在老師們的組織下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希望通過各種形式的鍛煉,全麵提升教師的身體素質,為更好的工作打好紮實的基礎。

運動有益健康,但實際生活中,許多教師卻常常忽視鍛煉身體,而且也不知道自己適合哪種鍛煉方法。針對教師的不同年齡,選擇適宜的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不顧及自身情況,既達不到健身效果,還會給身體帶來損傷。據健身專家建議,教師鍛煉最好要因年齡而異。

20—30歲的教師,可以選擇具有衝擊性的有氧運動,如跑步、拳擊、溜冰等運動方式。這些運動既可以解除工作和學習上的壓力,又能激發人的創造力,增強人的自信心和克製力,對教師日常教學不無好處。

30—40歲的教師,適宜攀岩、遊泳、球類、跑步、騎自行車和武術等運動項目。這類運動可增強肌肉的彈性,保持健康的體魄,同時有助於提高思維能力,改善人的靈活性和協調能力,培養人的專注力,忘卻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