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要走在生活的前麵,要幹預生活,小說不能幹預社會也要幹預生活,否則小說丟失了它的本質。寫網絡小說就是一次馬拉鬆比賽,每寫出一部小說就是參加一次馬拉鬆比賽,是長期保持的寫作狀態。堅持長久就是寫出小說的理由,如果有一天不更就是半途而廢,每天我要寫出一篇萬餘字的短篇小說,保持更新,而且是每寫出一章節都要當短篇小說來寫,這種寫作緊湊。有時寫不出便思索,停下筆做其他事,等靈感來時接著寫。寫作有時就是一種等待,越是著急越是寫不出,如果等待就會有收獲,等待越久收獲越成熟。有時情節不來時人有等待,比如說我寫第八十四章時在原地打轉,展不開情節了,於是我等待,終於有機會來了,我靈機一動,何不讓芳菲自己說出案情經過呢?而且她的說出就是一種線索,這就是小說動人處,也是小說的眼,更是作家的獨到之處,說明我對小說把握是有序的。寫小說寫的是什麼,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思想,更多的是一種震撼。現在的小說缺少震撼人心的東西,我要在黑暗與白晝寫作,我想像與現實中寫出小說,很多文字處理得不是最好,可是也不是最巧,我很清楚我每天在寫什麼,靜觀寫作,這是我最好狀態。
在這部小說裏,我試驗著放入幾個中央文件,這是比我寫出十幾部小說還有力量的文件,我想讀者在閱讀時能及時領會中央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也許有人會說我是投機取巧,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想這種取巧方式還是必要的。結果事與願違,引起讀者來信反對這種寫法,於是我隻好刪了。然而有一個問題還需要提出來,小說上入文件是不是對的,可不可以這樣引入,好象不犯什麼毛病吧。在此我想提出來小說插入中央文件算不算灌水,是否得到批評,或得到支持,我曾為此詢問過作家他們說是可以引入的,隻是引用的多少問題,由此可見,我的小說不存在灌水。每天我寫出近萬字,分五六個小時,五六小時分五六段寫,想好一段寫出一段,這樣寫出的小說有思索。很多人寫作是不思索的,可是我思索,思索後寫出的小說成熟,每天我要盡快設計情節,設計人物出場,並進行安排,在哪個段落出現,在哪個段落消失。有時寫作匆匆忙忙,攪亂心情,想安靜寫作也不可能,甚至呈現出寫不去的時候,每每這時我就順其自然,按情節走,走到什麼時候算什麼時候,走到什麼地方算什麼地方,我想隻要寫出來就會有收獲,小說就是在這種寫作中完成的。
靜靜地寫出一部小說,靜靜地思考,靜靜地生活,這種靜靜給人一種安慰。讓時間在匆忙中消失,有時我在想小說這種藝術形式有多複雜,為什麼吸引很多人閱讀,是不是故事情節好呢,還是人物感人,寫作我是一天當兩天用,以前一天寫一章,現在一天寫兩章。以前一天寫七千字,現在一天寫一萬五千字,為的就是更新不斷吸引讀者閱讀。當然錢也看好,以前月收幾百,現在月收超千,或多或少這就是我寫網絡小說的初衷。我寫作多年,象這種月收近千的年月沒有幾個,有的隻是辛苦。寫網絡小說有時是逼上梁山,不想寫也得寫,每天有字數跟隨,如果少寫或不寫一個月的錢就會沒有了,寫作也是半途而廢。網上寫小說有不利的一麵,編輯年輕看不出好壞,哪怕這部小說最好他們或她們一時也不知道,於是便有埋沒。寫小說情節就是一個圓,寫出起點,接下來寫出各個情節點,隻要有點,就把這些點連起來,最後歸於圓。小說有時是能檢驗作家才能的,越是寫長篇越是不容易,沒有才能寫出的小說也是情節丟失嚴重。我經常說寫小說我憑的是技巧,寫散文我憑的是真情,此外還有思想感情,至於其他則是手段了。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