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家公司能夠讓員工快樂的工作,那麼它就是一家優秀的企業。馬雲認為,員工工作的目的不僅包括一份滿意的薪水和一個好的工作環境,也包括在企業中能快樂地成長。在阿裏巴巴公司,員工第一,客戶第二。沒有員工,就沒有這個網站。也隻有阿裏巴巴的員工開心了,阿裏巴巴的客戶才會開心。而阿裏巴巴的客戶那些鼓勵的言語,又會讓阿裏巴巴的員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兩者形成一個互動的良性循環,使得阿裏巴巴得以飛速發展。
在阿裏巴巴,馬雲盡量給員工創造一個輕鬆的工作環境。比如,阿裏巴巴的員工可以穿著旱冰鞋上班,也可以隨時地進入馬雲的辦公室,馬雲的目的就是讓每一個員工快樂的工作。不快樂的工作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員工就是企業的內部客戶,必須先服務好員工,讓他們有良好的情緒,讓他們一想到工作就覺得開心、快樂、喜悅,願意並且能夠在企業的平台上不斷成長,在工作中獲得超越工作本身的價值與意義,他們才能把這種使命感與情感傳遞給客戶。客戶在接觸到這種情緒與情感時,他們才會相信企業的廣告、宣言或承諾中所言非虛。
正是在馬雲這種非常人性化的管理之下,連續數年以來,阿裏巴巴的跳槽率是3.3%,而一般企業人才流動率正常範圍是10%~15%。馬雲說,要想留住人才,營造寬鬆的辦公環境正是其中一種做法。金錢能夠留住人卻留不住心,因此阿裏巴巴每年至少要把五分之一的精力和財力用於改善員工辦公環境和員工培養。為了建立一個活躍的工作氣氛,馬雲讓阿裏巴巴的決策透明化,每一個決策從法律和道德上是安全的,可以跨區域、跨部門流動。目的是讓每一個員工覺得阿裏巴巴是一個能常給自己很多創意和快樂的地方。
馬雲善於自我調節,更是公司裏的一個開心果。在公司裏,他就像個閑不住的大男孩,一不留神就出現在員工身後,眉飛色舞地聊聊業務,不露聲色地給些啟發。馬雲曾把手機鈴聲設成《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他喜歡圍棋,可是下得很臭;玩四國,也很臭;玩“殺人遊戲”時總是第一個出局,因為話太多。
馬雲鼓勵員工發展各種興趣愛好,在阿裏巴巴杭州總部,牆壁上隨處可見大家一起出遊時的照片,員工們自行發起組織了10個興趣小組,每個組都有一句搞怪口號,活動費用由公司承擔。
馬雲非常注意控製壓力的範圍,絕少向員工傳遞。這使阿裏巴巴的3000名員工都成為“快樂青年”。
馬雲主張,一個領導者應該學會如何調節自己,要給手下人一個開朗麵孔,而不要總是陰沉著臉,板著空麵隻能說明你這個領導者沒有風範。馬雲也有各方麵的壓力,但他決不會把壓力情緒傳染給員工。馬雲經常對自己的員工說,沒有笑臉的公司其實是很痛苦的公司。馬雲最喜歡豬八戒的幽默,他是取經團隊的潤滑劑,西天取經再苦再累,一笑也就過了。於是,馬雲把阿裏巴巴網的標誌定格為一張笑臉形象。
當馬雲獲得2005年度中國年度十大雇主的獎項時,馬雲說,自己是2004年度中國經濟十大人物之一,現在又被評為中國十大雇主公司,他希望在3~5年內成為全球十大雇主公司,馬雲希望在5年內成為年輕人最希望加入的阿裏巴巴公司。對於這個獎項,馬雲非常興奮。他說,2005年他最高興的事情不是阿裏巴巴超過了eBay易趣,也不是並購了雅虎中國,而是成為中國的最佳雇主公司。馬雲希望,阿裏巴巴能夠成為青年人創業、成長、發展的最佳平台;培養出“四大天王、八大金剛、四十羅漢、一百零八太保”,每個人都可以獨當一麵——他希望能給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企業培養總裁、副總裁,這樣才能把阿裏巴巴打造成一個由中國人創造的、全世界偉大的公司。
4.創業教父的社會責任感
“社會責任的前提是做好企業。”
——馬雲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地區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社會各界紛紛捐款救災。在網上傳言說,馬雲為災區捐了一元錢,於是引來眾多網友對馬雲的大力抨擊。對出,馬雲深感被網友願望。其實,馬雲對這次抗震救災是非常積極的。
地震發生後,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向全體浙商發出《災後重建倡議書》,號召“積極參與援建汶川地震災區行動,把災區當成自己的家鄉,為災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最大的資金、市場和技術支持”。
2008年5月19日,阿裏巴巴集團已為汶川抗震救災捐款、籌款近5000萬元。在地震發生時,馬雲正在莫斯科參加APEC工商理事會會議,得知消息後即向員工發出郵件,號召捐款捐物,並發揮阿裏巴巴的平台資源,號召會員和社會力量參與救助和重建。12日晚,阿裏巴巴集團決定捐款200萬元,同時捐出員工愛心基金50餘萬元。馬雲個人當天捐出100萬元。隨後,集團通過各種渠道組織員工捐款,至19日晚收到員工愛心款394.7萬元,第一筆捐款495萬元已通過紅十字會發往災區,指定用於救助和重建的物資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