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梁山英雄舍命平叛亂(2)(2 / 3)

船上的好漢都上岸了,淩振也支起炮,一連放了十幾炮,整個蘇州山搖地動。

方貌正在府中議事,聽到炮響,嚇得渾身發抖,四麵八方有人來報:“各門都被攻下,城內的宋軍不計其數。”

蘇州城內頓時混亂起來,喊殺聲、哭叫聲、火炮聲,聲聲刺耳。李逵、鮑旭在城裏見人就殺,李俊、戴宗和費保四人保護著淩振,隻管放炮。宋江人馬見城門已被攻破,也引了人馬殺進來。

方貌披掛上馬率領了五六百鐵甲軍出了府,正好碰上了李逵這一般人馬,被李逵等人殺得東躲西藏,方貌抵擋不住,逃到了一個深巷裏麵,卻被迎麵而來的魯智深、武鬆截住。武鬆上前一刀砍斷了馬腳,方貌被馬甩了下來。武鬆又是一刀,方貌人頭落地,武鬆提了他的人頭去見宋江。

蘇州已經攻下,宋江到王府坐下,有功的都來獻功。清點人馬,少了一個宣讚,原來宣讚在鬥郭世廣時,兩人同時死於飲馬橋下。宋江和眾人哭著埋葬了宣讚。

聽說蘇州已破,水軍頭領都回到了蘇州,可惜在打常州、昆山時,施恩、孔亮不識水性,一時落水被淹死了。宋江聽說又折了二將,又哭了一場。武鬆想起以前與施恩的情誼,也哭了一場。

費保等四位綠林好漢不願做官,執意要回去。宋江重重地賞了他們,備了酒席送行。李俊、童威、童猛三人把他們四個送到了榆柳莊,然後揮淚離別。

宋江整頓了人馬,直達吳江縣,吳江縣已無賊寇,他們又前往秀州。秀州的守將段愷原是宋朝良臣,因懼怕方臘,不得已才歸順了方臘,現在他聽說宋江人馬已到,站在城上大喊:“別打了,我準備投降。”隨即,大開城門迎接宋江。

宋江向段愷打聽杭州的情況。段愷說:“杭州地廣人稠,東、北為旱路,西、南是水路。守城將是方臘大太子方天定,手下有四元帥、二十四員大將、七萬多人馬。尤其是前兩員大將,一個是鄧元覺,使一條禪杖,人稱國師,一個是石寶,慣用一個流星錘,百發百中,又使一口寶刀,人稱劈風刀。請主帥不可輕敵。”

宋江聽了,謝過段愷。同吳用等人商議攻取杭州之策。柴進覺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便提出要去方臘的宮中做奸細。這時,恰巧盧俊義派燕青向宋江報捷。說盧俊義已攻下湖州。現在正兵分兩路,一路由林衝帶領前去收取獨鬆關,一路進兵攻打德清縣,然後商定在杭州會合。宋江聽罷,心中不勝歡喜。他對燕青說:“要你跟柴進到方臘賊巢中做臥底,你願意去嗎?”燕青說:“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商議已定,柴進扮作白衣秀士,燕青扮作書童上路了。

宋江送走柴進和燕青後對吳用說:“杭州南麵是錢塘江,西麵是湖,如果有幾個人駕著小船到南江外放號炮,豎起號旗,城中一定會大亂。”當時,張橫、三阮都表示願去。宋江便派了張橫、阮小七、侯健、段景住四人同去。

宋江調兵完畢,忽然有人報說東京天使來到。宋江急忙迎接,分發完賞賜的禦酒。天使對宋江說:“皇上突然患了小病,要神醫安道全回京。”宋江不敢阻擋,隻好十裏相送,依依惜別。

宋江回來後,整頓了人馬,水陸並行,直奔杭州。不久,攻破杭州,直插歙州。

且說方臘得知宋朝大軍已過了歙州,直奔清溪縣而來,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商議迎敵之策。最後,決定以皇侄方傑為先鋒,太尉杜微為副先鋒,方臘作中軍禦駕親征,又派了護駕教師賀從龍去截盧俊義一路人馬。

宋江調撥了人馬,水陸並進。且說這水路頭領李俊讓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扮作梢公,乘駕了六七十隻糧船,船上都插著獻糧的旗號,裝作向方臘獻糧的百姓,果然過了關,進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