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月評(2014年2月)
市場經緯
作者:劉子佳
受春節長假影響,本期我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總體需求明顯下滑,各大船公司采取不同規模的運力收縮措施,但運力供大於求的狀況並未得到根本改善,多條航線運價下滑。2月28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為點,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為981.06點,分別較上月同期下跌3.7%和16.0%。
1 歐地航線量價齊跌
上旬正值春節長假,國內多數出口企業停工放假,導致歐地航線出口貨量明顯下滑,節前未出清的囤積貨量成為各口岸運輸需求的主要來源。盡管多數船公司為應對假日淡季大幅收縮運力供給,頻頻出台臨時性的並班、停航、撤線等措施,在較大程度上緩解運力過剩局麵,但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仍下滑至85%左右,市場運價同步下跌。進入中下旬,工廠陸續複工,但受出口商品的生產周期限製,貨量實際增長幅度不大,加之前期囤積貨物已基本出清,導致運輸需求不斷下滑,主流大型船公司至歐洲、地中海基本港的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降至80%,個別中小型船公司更低至60%左右,市場平均運價以100~150美元/TEU的幅度逐周下跌,至月底較上月同期累計下跌約450美元/TEU。2月28日,中國出口至歐洲、地中海航線運價指數分別為點和點,分別較上月同期下跌8.0%和8.9%。
2 北美行情基本穩定
得益於美國經濟較為平穩的複蘇勢頭,2014年以來北美航線運輸需求總體呈上升趨勢,盡管2月貨量受春節長假影響較上月出現季節性下滑,但下滑幅度小於歐地航線。在此背景下,多數船公司適度擴大艙位供給。據Alphaliner統計,2月初遠東至北美航線周運力較上年同期增長3%左右。上半月,在節前囤積貨量的支持下,北美航線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繼續保持在90%左右,市場運價幾乎未見下跌。下半月,隨著節前貨量逐步出清,加之節後新增貨量上升不足,運輸需求呈現下跌勢頭:美西航線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下跌至80%左右;美東航線由於運力投放較少,供需關係表現略好,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達85%。鑒於供大於求的局麵未明顯加劇,市場運價下跌幅度相對較緩。分地區來看:華東、華北地區節後貨量增長尚可,市場運價基本穩定;華南地區部分工廠受“用工荒”等因素影響較大,貨量恢複勢頭較弱,運價跌幅較為明顯。2月28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包括海運附加費)分別為美元/FEU和美元/FEU,分別較上月同期下跌12.1%和5.0%;當月運價均值分別為美元/FEU和美元/FEU,分別較上月微漲2.4%和1.8%。
3 波斯灣運價繼續走低
年初以來波斯灣航線運輸需求持續低迷,春節前幾乎未見囤積貨量,導致市場延續上月頹勢。鑒於此,船公司大幅收縮運力供給。據業內人士消息,2月下旬中國出口至波斯灣航線市場運力縮減約2萬TEU。盡管如此,過於龐大的過剩運力導致供大於求的矛盾積重難返,部分航次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甚至不足50%;同時,市場運價低位下探,部分航次最低運價跌破400美元/TEU。2月中國出口至波紅航線運價指數均值為815.7點,較上月下跌3.5%。
4 澳新運價大幅下跌
近期澳大利亞經濟持續低迷。澳大利亞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該國失業率升至6.0%,達到2003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受此影響,澳新航線運輸需求持續走低。盡管亞澳運價協議組織維持淡季運力收縮計劃,但供求關係未見明顯改善,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維持在80%左右,部分航次不足60%。市場運價延續上月以來的單邊下滑走勢,至月底平均運價已跌至600美元/TEU左右。2月28日,上海出口至澳新基本港市場運價為646美元/TEU,較上月同期大幅下跌22.6%,較年初下跌28.3%。
5 南美航線保持低迷
受南美地區新興市場經濟增速放緩、貨幣貶值等因素的影響,近期南美航線運輸需求總體表現低迷,加之主幹航線運力過剩,供求關係繼續惡化。南美東岸航線運力過剩較為嚴重,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不足70%;南美西岸航線運力擴張幅度略小於東岸航線,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維持在80%左右。市場運價不斷下跌,至月底南美東岸航線運價跌破900美元/TEU左右,南美西岸航線運價跌至美元/TEU左右。2月28日,中國出口至南美航線運價指數為850.11點,較上月同期下跌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