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修煉篇:因果四訓(25)(1 / 3)

人進入社會的過程就如同一團散沙般的麵粉,被社會不斷的搓揉,最後變成有韌性的麵團的過程。蹂躪、折磨、壓迫這都是對人的考驗,你必須靈活應對,此招不行,趕快換招。

懂得另辟蹊徑的人不僅需要極具創意的頭腦、靈巧的雙手,還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善於發現、善於利用,其實,可以改變和創新的的確不少。

切蘋果曆來都是豎著切,人們從來都如此,誰也不曾想過橫著切,而且還會認為橫著切是錯的。可是一個6歲的孩子卻橫著把蘋果切開了,因為他腦子裏沒有“橫著切是錯的”這樣的框框。於是人們就看到了蘋果的橫斷麵上的那個由果核組成的五角星。

可見,如果不改個切法,人們永遠也發現不了這個五角星,所以這個小事告訴我們,做事不要被固有的思維定式所束縛,另辟蹊徑,別有洞天。

故事中的這位孩子的父親,對孩子的切法大喊“切錯了”,這不正是當今一些被固有的思維定式所束縛的代表嗎?他們不知道另辟蹊徑,別有洞天,因此不能創新、有所進步。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一定要拋棄舊觀念,舊做法,大膽創新,另辟新路。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敢於從新的角度入手,隻有這樣,才能出現新的結果,才能有所進步。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有這樣的情況,一些做事方法經過人們多年的重複,在人們頭腦中固定下來,大家墨守成規,不再想著另選一種方法,因而事情永遠是老樣子。其實這些舊有的方法,也許並不是最好的,隻不過大家都這麼做而已。在這種時候,想要發展進步,這種舊有的觀念就成了絆腳石,它會阻礙我們的前進。

舉個圓珠筆的例子說吧。圓珠筆剛發明的時候,芯裏麵裝的油較多,往往油還沒用完,小圓珠就被磨壞了,弄得使用者滿手都是油,很狼狽。於是很多人開始想辦法延長圓珠的使用壽命,用過不少特殊材料來製造圓珠,但是珠子仍然在筆芯中的油沒用完時就壞掉了。因而很多人認為圓珠筆將被淘汰。就在這時候,有人拋棄了改進圓珠的作法,改換思路,把筆芯變小,讓它少裝些油,使油在珠子沒壞之前就用完了。於是,問題解決了,圓珠筆大行於世。由此可見,在某些時候,舊的思維定式不能解決問題,就一定要改換想法,另辟路徑。

俗話說“別一條道跑到黑”,應該給我們些啟發。它雖說通俗,卻一樣在告訴我們另辟路徑,就會別有洞天。

改變不是壞事,改變往往會帶來新的機會,在變的過程中可以學到新的知識和經驗,能夠隨時把握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以便保持主動。我們隻有不斷地去感受變化,不斷地去否定自己,不斷地采取新的應對策略,才能以變製變。

總之,我們如果敢於衝破條條框框,就會成為一個另辟路徑的革新者!

6、訓練出奇製勝

不出聲的貓逮大耗子。確實,大人物做事總能在不經意間輕易取得成功。世事雖然難料,但真正的競爭之道應該是:以正和、以奇勝。

美國第九位總統威廉·享利·哈裏森,小時候曾有一段時間被人認為很傻。為什麼呢?鄰居們做過這樣的試驗:拿出一個五分的硬幣和一個十分的硬幣,讓小哈裏森從裏頭挑一個,小哈裏森每次都拿那個五分的,屢試不爽,大家均以此為樂。

一個外地人路過此地,聽說這件事後,感到很奇怪,於是親自試驗了一回,果然和大家說的一樣。外地人仔細觀察小哈裏森的言行後,拍拍他的肩膀笑著說:“小朋友,你一點也不傻,你很聰明。”小哈裏森也笑了。外地人沒有再說什麼就走了,鄰居們都感到有些納悶。

後來,終於有人想明白了為什麼:如果小哈裏森拿了十分的硬幣,下次就不會有人去做這樣試驗了,他每次五分的收入就將終止。小哈裏森原來是棄眼前的小利來保留長遠的利益,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長遠眼光,可真了不起!鄰居們都讚歎不已。

成功離不開隱藏,會隱藏才能達到自己心中的大目標。

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簍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蓋上蓋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為隻要有一隻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會紛紛攀附在它的身上,結果是把它拉下來,最後沒有一隻出得去。

動物界如此,人類又何嚐不是呢?如果你下決心要做一件事,是不是要讓別人知道呢?如果你不是未成年人,也不是極貧極弱,那麼千萬不要。親友們要是知道了,會把他們的經驗、想法甚至是想象的東西統統給你,讓你無法分辨、無所適從。“小馬過河”就是一個最貼切的例子。你的對手或者敵人要是知道了,便會千方百計地給你出難題設障礙,即使最終你的目的達到了,也是疲累欲死,滿身傷痕。

曾國藩練兵時,每天午飯後總是邀幕僚們下圍棋。一天,忽然有一個人向他告密,說某統領要叛變了,告密人就是這個統領的部下。曾國藩大怒,立即命令手下將告密者殺了示眾。一會兒,被告密要叛變的統領前來給曾國藩謝恩。曾國藩臉色一變,陰沉著臉,命令左右馬上將叛變統領捆綁拿下。

幕僚們都不知為什麼,曾國藩笑著說:“這就不是你們所能明白的了。”說罷,把叛變統領斬首了。他又對幕僚們說:“告密者說的是真實的,我如果不殺他,這位統領知道自己被告發了,勢必立刻叛變,由於我殺了告密的人,就把統領騙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