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他上學了;有一天,他從課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就對父親說:“長大了我要去埃及看金字塔。”父親生氣地拍了一下他的頭說:“真荒唐,你別總做夢了!我保證你去不了。”
十幾年後,少年長成了青年,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做了記者,平均每年都出幾本書。他每天坐在家裏寫作,出版社、報社給他往家郵錢,他用郵來的錢去埃及旅行。他站在金字塔下,抬頭仰望,想起小時候爸爸說過的話.心裏默默地對父親說:“爸爸,人生沒有什麼能被保證!”
他,就是台灣最受歡迎的散文家林清玄。那些在他父親看來十分荒唐、不可實現的目標,在十幾年後他都把它們變成了現實。
林清玄是一個農家子弟,他想讓別人給他郵錢,想上埃及看金字塔,看起來十分好笑,連父親都嘲笑他,但是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十幾年如一日,每天早晨4點就起來看書寫作,每天堅持寫3萬字,一年就是100多萬字,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凡事敢想就成功了一半。人們都知道,美國宇航局門口的銘石上刻著:“你能想到的,就會實現。”偉大的人才能成就偉大的事,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決心要做出偉大的事。”
這就是目標的力量。
有了目標才有向目標奮進的勇氣和力量,才有為實現目標而產生百折不撓的毅力與超人的智慧,才有向目標一步一步靠近的喜悅。目標就是方向,就如高高聳立在人生道路上的燈塔,有了它,你的生命之舟才不會偏航、才不會觸礁或誤入漩渦,才能集中自己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全心全意地沿著這個方向前進。
18世紀後半葉,歐洲探險家來到澳大利亞,發現了這塊“新大陸”。1802年,英國派弗林達斯船長帶船隊駛向澳大利亞,想最快地占領這塊寶地。與此同時,法國的拿破侖為了同樣的目的,也派阿梅蘭船長駕駛三桅船前往澳大利亞。於是,英國和法國進行了一場時間上的比賽。
法國先進的三桅快船很快捷足先登,占領了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並將該地命名為“拿破侖領地”。隨後他們以為大功告成,便放鬆了敏感。
他們發現了當地特有的一種珍奇蝴蝶,為了捕捉這種蝴蝶,他們全體出動,一直縱深追入澳大利亞腹地。
幾天後,英國人也來到了這裏,當他們看到法國人的船隻,以為法國人已經占領了此地,非常沮喪。但仔細一看卻沒發現法國人,於是,船長立即命令手下安營紮寨,並迅速給英國首相報去喜訊。
等到法國人興高采烈地帶著蝴蝶回來時,這塊麵積相當於英國大小的土地,已經牢牢地掌握在英國人的手中了,留給他們的隻是無盡的悔恨。
法國人雖然提前到達了目的地,但是他們在還沒有完全達到目的時不小心偏離了自己的方向,導致功虧一簣,前功盡棄。這個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必須注意行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這樣不僅節省時間,同時也有成效,從而避免忙忙碌碌而又毫無作為。一個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經常問一問自己,我的目標是什麼?我的所作所為對實現目標是否有益?
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善於把握方向。無論他們做什麼事情,都把目標看得很清楚才開始行動。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一味地蠻幹,是絕不會獲取成功,達到理想的彼岸的。一個人最重要的成功原則就是,要時刻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和要做什麼樣的事情。
一位牧師在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打算清靜地準備一下他的布道演講。他的妻子出去買東西了。天在下著雨,他的小兒子約翰吵鬧不休,令人厭煩。最後,這位牧師在無奈中拾起一本舊雜誌,一頁一頁地翻閱,直到翻到一幅色彩鮮豔的大圖畫——一幅世界地圖。他就從那本雜誌上撕下這一頁,再把它撕成了碎片,丟在地上,說道:“小約翰,如果你能拚攏這些碎片,我就給你2角5分錢。”
牧師以為這件事會使小約翰花費上午的大部分時間。但是不到10分鍾,就有人敲他的房門。是小約翰。牧師非常驚愕,沒想到他兒子竟能如此之快地拚好了一幅世界地圖。
“孩子,你怎樣把這件事做得這樣快?”牧師問道。
“啊,”小約翰說:“這很容易,在地圖的背麵有一個人的照片,我就把這個人的照片拚到一起,然後把它翻過來。我想如果這個人是正確的,那麼,這個世界地圖就是正確的。”牧師微笑起來,給了他的兒子2角5分錢。
“你也替我準備好了明天的講道。”牧師高興地說,“如果一個人是正確的,那麼他的世界也就會是正確的。”
如果你想改變這個世界,首先就應該改變你自己。如果你是正確的,你的世界也會是正確的。當你抱著積極的心態時,你的世界中的一些問題在你麵前勢必要低頭。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標鋪成的!
如果拚命地在錯誤的事情上浪費精力,努力工作,即使做得十全十美,那也隻能是南轅北轍,不會給生活帶來成功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