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解讀文化之夢(2 / 3)

【小貼士】化身博士

作家史蒂文森有一篇著名的小說《化身博士》,據說這本書完全取材於他的夢。他聲稱自己每天都會做一個夢,而且夢裏的情節常常是連續的。他在夢中一節一節地完成了這本書,慢慢開始依賴夢為自己的創作提供靈感。他把夢稱為自己的“小精靈”,並說:“願上帝保佑它們,它們在我睡覺的時候為我做了一半的工作。”

俄狄浦斯的發現

俄狄浦斯神話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希臘神話,主要講述主人公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弑父娶母的悲劇。這個故事的出名不隻是因為它的故事離奇與悲劇性的故事情節,更因為弗洛伊德與弗洛姆。

由於能夠為弗洛伊德的理論做範例,《俄狄浦斯》被弗洛伊德用來說明“戀母情結”,即男人在童年時內心總有一種對母親的熱戀,這種熱戀甚至讓他想為了獨自占有母親而殺死自己的父親。而弗洛姆則認為俄狄浦斯神話和夢的象征意義一樣,隻是一種象征性的表達,主題是對權威的態度。

故事的內容梗概為:

底比斯國王及王後得到神的預示:他們會有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會殺死他的父親,並娶自己的母親為妻。後來,王後生下俄狄浦斯後決定殺死他,避免神的預示真的實現。她把俄狄浦斯交給一個牧羊人,讓他把嬰兒雙腳綁著扔到森林中自生自滅,但是牧羊人很可憐他,把他送給克林茲國國王的仆人,那仆人轉而把小孩帶去給他的主人。國王收養了那個小孩,於是俄狄浦斯逐漸在克林茲城長大成人,而一點也不知道他不是克林茲國王的真正兒子。神又告訴他說他注定要殺死父親,並且娶自己的母親。於是他離開了克林茲以避免這一命運。旅途中,他和一個老人發生了爭吵並怒不可遏地殺死了老人和與他的仆人,卻不知道那個老人就是他的親生父親。他來到底比斯城,發現有一頭獅身人麵怪獸斯芬克斯在吃城內的年輕男女,她說隻要有人正確回答她所問的謎語,才肯停止吃人。俄狄浦斯正確的給出了答案,使該城從斯芬克斯的手裏獲得自由,俄狄浦斯因此當了國王,並且娶了已故國王的妻子,也就是他的親生母親。俄狄浦斯統治一段時間後,城市裏出現了大範圍的瘟疫,預言家說是因為有人弑父娶母造成的。俄狄浦斯到處調查這件事,最後才發現那個人就是自己,於是弄瞎了自己的眼睛,他的母親得知真相後也自殺了。

這個神話是弗洛伊德用來解釋神話的一個典型代表。弗洛伊德認為這個悲劇之所以能夠感動人,不僅在於人類與命運的枷鎖之間的抗爭,也在於這種抗爭中表現出的事物特性。它講述了人類潛意識裏亂倫的本能和它產生的對情敵父親的憎恨,這種憎恨可以在小男孩身上找到依據。俄狄浦斯殺死父親並娶自己的母親,這種行為隻代表我們童年的欲望的滿足。不過我們比他更幸運,因為我們沒有變成心理失常的人,自從童年以來就成功地使我們自己的性衝動收斂與退縮,不再朝向母親,並忘記對父親的嫉妒。我們把童年時期的欲望壓抑在潛意識中。所以當作者借助俄狄浦斯的故事講述這種原始欲望時,我們感覺到自己的內心同樣有著原始的衝動,雖然它們已被壓抑了。我們和俄狄浦斯一樣有著對非道德的事情的欲望,並且對大自然強加給我們的欲望一無所知地活著。正因如此,“戀母情結”也被稱為“俄狄浦斯情結”。

集體潛意識是榮格提出的假設,並不是弗洛伊德的。弗洛伊德與榮格最後關係破裂,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兩個人的理論差異。弗洛伊德提出了所有的人類都有潛意識裏的亂倫的本能,卻並沒有進一步的做出解釋。其實他所說的本能與集體潛意識其實有一部分是暗合的,不然潛意識裏為什麼會出現亂倫的本能就無法得到合理解釋了。從這種角度來看,榮格的集體潛意識的假設也許也有弗洛伊德理論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