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積極暗示可緩解高考焦慮(1 / 2)

積極暗示可緩解高考焦慮

考試研究

作者:林晗

生活中,每個人難免會遇到困難,由於心態不同,結果會大相徑庭。為什麼?因為心態積極的人遇到困難,會保持樂觀的心態,用“我要!”“我能!”“一定有辦法”等積極暗示,鼓勵自己,不斷前進,從而走上成功之路;心態消極的人,總是挑選容易的倒退之路,在“我不行了”“還是算了吧。”“沒什麼辦法可做”等的歎息聲中,否定自我,猶豫徘徊,最終陷入失敗之淵。因此,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於他的心態如何。有人說:態度決定高度;也有人說: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差別在於成功人士有積極的心態。

那麼怎樣才能使高三學生具有積極的心態呢?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善於利用積極的心理暗示。高三學生可嚐試這樣做。

1.試著自我暗示

每天早晨洗漱時,站在鏡子麵前,擺出最自信的表情,真誠地對自己說:“我行。”“我正期待著……”“我相信我的實力。”“我一定可以成功的!加油!”,等等,說這些話的時候最好是有聲地說。比如在考試時碰到做不出來的題的時候,就對自己說:“這麼難的題目,連我都做不出來,別人自然做不出來,不用害怕。”遇到難題花了很多時間才做出來的時候,就對自己說:“這麼難的題目,居然被我做出來了,這麼巧妙的方法別人肯定想不到,嗯,這下又比別人多拿了十多分。”遇到很簡單的題目,很快做出來了,就想:哎呀,這麼簡單,看來這次考試我是非考高分不可了。這不是自欺欺人,是積極的心理暗示。

2.讓想象成為學習的動力

四川一所高三的教室裏,學生自己撰寫的高考鼓勵語言是“吾日三省吾身,高乎,富乎,帥乎?滾去學習。”在緊張的學習中不失一種動力,一種調侃,一種緩解。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以此督促自己努力學習。我們可以這樣做:在一個安靜、安全的環境中完全放鬆,在腦海中進行清晰細膩的設想。比如,想象自己考入了夢寐以求的學府,想象自己在理想的研究室裏做實驗,想象在靜謐溫馨的圖書館翻看自己喜愛的書籍,等等。有了這樣的心理預期,人就會有前進的動力。經過這樣美的想象之後,腦海中會留下積極的印痕,激情就會被激活,學習起來就有了動力,就不會感到太枯燥。

3.適時表達感受,學著釋放

“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是說他人的安慰、鼓勵和支持,有助於改變信心不足的狀態,這與心理學研究中的“內省法”是一致的。高三學生信心不足的時候,完全可以運用這種方法與同學、朋友、老師和家長交流,傾訴心裏的苦衷,同時也對自己進行這樣的鼓勵:“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的,別人可以戰勝它,我也可以!”

4.可以這樣麵對不順心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高三學生也不例外。在遭遇不順心事的時候,試著對自己說:“多大點事,有什麼可怕的。”“好事多磨,這世上沒有誰會隨隨便便成功的。”“這是最糟糕的情況了,不會再有比這更倒黴的事情發生了。”,等等,這樣做會增強自信,增強戰勝不愉快事件發生的應對能力,讓不愉快的心情快速遠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