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在高中戲劇教學中嚐試合作體驗式的教學法(2 / 2)

中國古代戲曲多用口語,曲詞具有抒情性和音韻美,同學們表演得很有創意。《長亭送別》的導演指揮全班同學在“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扶柳笛聲殘……”的深情演唱中拉開演出序幕。《閨塾》改成了現代版的,而且有一個班的同學幹脆將其用青海方言表演。設計堪稱創意非凡,演出效果更是令人叫絕,掌聲、笑聲、叫好聲,聲聲不斷。

第四步:組織學生討論

這是合作體驗式戲劇教學的必要環節,也是關鍵環節和水到渠成的環節。教師要設計一些能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發表意見。在討論中,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調節者和參與者。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如果問題已經解決,教師就要在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引申提出問題;學生在討論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也可能提出新問題,教師要把學生的問題歸類,先讓學生解答,彙報展示自己的討論、思維成果,給予鼓勵性評價後,點撥指導。在點撥指導過程中,不要麵麵俱到地講授,而應講關鍵、講思路、講方法,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為什麼”上下工夫,而不要講簡單的結論[3]。

通過分析討論,學生對戲劇中的人物性格、矛盾衝突、台詞特色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學生對課文的認識就會由表演時的具體經驗水平上升到抽象概括的水平。

第五步:練筆反思

經過以上教學環節,學生已經鬱結於胸,心裏有話要說,這是一種生命的衝動,要抓住契機,培育智慧,喚起靈性,借助練筆這一載體,讓學生寫下最想寫的、最想說的:可以就劇中人物形象認識談,可以就情節談,可以就作家談,可以寫戲劇短論,也可以自我創作……

第六步:總結

這是合作體驗式戲劇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將整個戲劇教學作總結:可對學生在戲劇教學中表現出的積極性、創造性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並指出整個戲劇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幾句很短的肯定和鼓勵的話語足以讓學生有成就感和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就形成了學習上的良性循環,學生自主參與體驗戲劇學習過程中的樂趣,發現自我價值,獲得對知識、情感乃至人生新的理解,提高語文素養,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對教師而言,進行反思以便促進以後的教學,取得更進一步的進展。也會使老師的教學思路,進入到以注重學生應用能力、審美與探究能力,培養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廣闊天地,這正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4]。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進一步開展教學做好鋪墊,還可以開一次總結大會,一次類似電影的頒獎大會,設立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服裝、最佳道具、最佳音響、最佳創作等大獎。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新課程中課堂行為的變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9).

[2]倪鴻燕.雙演示戲劇教學模式簡介.語文教學通訊,2003,(4).

[3]靳建.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2,(7).

[4]鍾啟泉等主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