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戲劇教學中嚐試合作體驗式的教學法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王子蘭
摘 要: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戲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需要構建行之有效的戲劇教學新方法。同時,通過合作體驗教學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觀,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語文素養,使語文教學更加生動活潑。
關鍵詞: 高中戲劇教學 合作體驗式 教學方式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麵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重要途徑,應大力倡導。”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高中戲劇教學中的合作體驗方式就開辟了這樣一條充分開發和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構建課內外的聯係的語文教育路徑。
這種教學方式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圍繞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緊密聯係學生生活、注重過程性、參與性、生成性的教學方式。具體實踐過程如下:
第一步:明確目標和任務
高二新教材共有兩個戲劇單元,前一個單元是中國現當代戲劇、外國戲劇,訓練重點為戲劇衝突、戲劇人物形象和戲劇語言,後一單元是中國古代戲曲,訓練重點為戲曲的語言和表現手法。
教學時要讓學生明確戲劇學習的目標及要求。抓住戲劇可表演特點,以表演形式展示課文情節,確定每篇課文的導演,指派那些組織能力強、有強烈競爭意識的同學擔任導演。這樣做,一方麵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策劃能力,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另一方麵讓學生課前做好準備,不僅培養學生自學的良好習慣,而且使他們真正了解劇本情節,從而為他們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方麵奠定基礎[1]。
如果學生對此設想表現出極大興趣和熱情,則正是教師創新意識的體現:給學生一個機會,一個能發掘他們自身潛能、展示才華的機會,一個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機會,一個能使學生終生受益的機會。這樣做班級及導演間無形中形成了競爭。當導演的同學要“創作構思”,著手組織劇組,安排角色,落實職責,熟悉課文,查找資料,組織排練。
第二步:自主組織排練
自主排練的過程是情感活動的過程,也是合作交往的過程。學生在一個開放性的環境中,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得出結論,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學生的學習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和主體參與,成了有成效的學習。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思路,並為疏通學生思路提供條件,鍛煉學生獨立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敢為人先,培養學生創造精神。
自主排練是艱辛的也是快樂的。導演細致地構想每一個細節,認真指導每一個動作,用心設計每一個表情,演員同學無論學習成績優秀與否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練中,咀嚼每一句對白,精準做出每一個動作。這個過程是一個在活動中學,主動地學,創造性地學的過程,有利於學生共同進行知識的發現、創造和分享結論。
第三步:課堂表演
課堂表演擯棄了枯燥的說教和單純認知學習的傾向,學生在活動中能夠主動地接受,課堂變成了大舞台,有演員的投入表演,“觀眾”們都會沉浸在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情節中,被書中那深邃的思想及高貴的靈魂深深感動,在觀看、聆聽之中受到美的熏陶,提升審美的境界[2]。
在教學中,《雷雨》劇本片段的演出奏響了戲劇單元教學的序曲。有《雷雨》的表演作基礎,接下來,《茶館》、《羅密歐與朱麗葉》、《三塊錢國幣》及古典戲曲的每一篇課文的演出就遊刃有餘了,而且都有獨到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