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學生經典誦讀的方法策略淺析(1 / 2)

小學生經典誦讀的方法策略淺析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張文彬

摘 要: 讀經教育是當代教育發展的一個新課題。學習經典,可以培養孩子孝順父母,熱愛祖國,增加詞彙量,對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積極作用,對孩子的背誦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也有很大幫助。經典誦讀是“文化立校”理念下的特色教學行為,有利於建立小學生的精神家園和打造書香校園,使小學生既學會做人又學會求知,實現“全人全麵”的和諧發展。小學生誦讀經典的方法策略在於:明確意義,確立理念,完善機構;實現經典誦讀形式的多樣化;合理安排經典誦讀時間。

關鍵詞: 小學教育 經典誦讀 概念意義 方法策略

一、經典誦讀的概念及意義

經典在英文中指具有典範性、權威性的、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是最能表現本行業精髓的、最具代表性、最完美的作品。在我國,經典的“經”指的是《四書五經》;“典”的本義指《老子》、《莊子》等文化典籍;現今所說的“經典誦讀”這個概念也叫中西文化導讀、古詩文誦讀。適合小學階段誦讀的篇目包括《百家姓》、《三字經》、《聲律啟蒙》、《千字文》、《弟子規》、《道德經》等,開展讀經教育的目的可以援引宋代宿儒張橫渠的四句話概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大平,即教孩子先修身,繼而齊家、治國、平天下。開展讀經教育的目的是與時俱進的,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讀經教育應該納入國際理解教育實踐研究之列,這是當代教育發展的一個新課題。

經典教育在實際教學中的力量不可小視。通過學習經典,可以培養孩子們孝順父母,熱愛祖國,增加詞彙量,對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積極作用,對孩子的背誦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也有很大的幫助。正如我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朱智賢先生所說的:“兒童個體智力發展史是人類種係智力發展史的縮影。”

二、經典誦讀的意義

首先,經典誦讀是“文化立校”理念下的特色教學行為。為營造校園文化特色和氛圍,經典誦讀在小學常常是校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孩子來說,就相當於一種文言文的啟蒙教育,彌補了當前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不足。小學生堅持參與經典誦讀,可以增強語言文化功底,積澱文學底蘊,為以後學習文言文奠定知識和能力上的基礎,還可以增加他們在史地、天文、藝術、常識各方麵的知識。

其次,經典誦讀讓孩子品讀經典文化韻味,聆聽先哲教誨,在誦讀氛圍裏,有利於建立小學生的精神家園和打造書香校園,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友,“讀千年經典,做少年君子”。當孩子們把金色時光用在接受傳統美德熏陶上時,就可以有效遠離不良網絡,告別光怪陸離的視聽虛擬世界,樹立高雅的情趣和高遠的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