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製約中國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提高的因素(2 / 3)

在二語學習的過程中,目標語的輸入必不可少,它不但提供給學習者真實的語言材料,促使二語習得從隻局限於詞彙範疇的初始狀態向更為成熟的語法過渡;而且從心理上刺激學習者對目標語的認知度。從普遍語法角度來看,人生而具有學習語言的能力,但語言能力因人而異。王初明(2001)認為,人的大腦具有尋求和建立事物之間聯係的傾向。根據這一理論,英語學習者會注意到英語輸入中反複出現的現象,並能夠抽象出概率形式,即具有一定概括性的規律。這些概率形式因反複而逐步得到強化,英語習得因此而發生(俞理明,2004)。

三、錯誤分析

在英文寫作過程中,不論是字、詞、句、語法還是段落、篇章和修辭,都是決定一篇文章成敗的關鍵。根據《課程要求》中對寫作層次的不同界定,教師有必要對每一位學生的外語能力有較全麵的分析了解;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勢必要求學習者學會甄別文章的優劣。鑒於中國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的大量錯誤是由於母語幹擾引起的,二語習得研究者不能忽視母語幹擾對學習者的影響的研究(王紅,2002)。

1.形態方麵的幹擾

漢語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其基本上沒有語法形態,作為孤立語存在。而英語則有更多的形態變化,因而有多種多樣的語法詞素。由於兩種語言在這方麵的差異,中國學生在英文寫作過程中會犯許多錯誤。

(1)冠詞

漢語中沒有冠詞這一語法概念,所以中國學生在進行英文作文練筆時,會因缺乏母語中的對照內容而導致出現大量的錯誤,如:

a.在元音前用a而非an:

She is a excellent student.

b.在零冠詞的地方誤用the:

You went to the England.

c.該用the的地方省the:

(the)government must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d.在用零冠詞的地方用a:

a short travels.

e.改用a的地方省略a:

if you can’t find (a) bus stop ...

(2)格

漢語中的名詞表示所有格時,不會發生英語中主格、賓格和所有格的曲折變化。與漢語相比,英語中還會使用of介詞表示所屬關係,如:the heroes of the nation,the nation’s heroes。鑒於英漢語言的差異,中國學生寫英文作文時難免出錯,如:

a.省略’或者’s:

people(’s) square.

the students(’)safety.

b.代詞誤用

let ours (us) not waste our time.

(3)數

英語中的普通名詞幾乎都可以被劃分為可數和不可數兩類。其中,複數名詞必須有複數標記,有一些兼具兩種形式的詞語會發生意義上的改變。中國學生往往很難區別哪些名詞可數,哪些名詞不可數,如:assignment和homework,suggestion和advice這兩組詞。因此,由於母語的幹擾,一些中國學生往往會省略複數標記-s,如:

one of the student(s) is ...

the root of all evil(s).

(4)時態/體

中文的時態體係因其動詞不發生曲折變化,所以被看做是一種體的語言,而非時態語言。譬如漢語中的“了”既可以指將來又可以指過去,如:

你吃了飯再去吧(將來)。

我看了那本書(過去)。

至於未完成的動作或未完成體,沒有明顯的標記與其相聯係。漢語似乎主要利用詞彙手段表達各種各樣的體的概念。而英語中的時態是動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動作不論是發生在過去還是正在進行,都必須在動詞上表現出來。因此,中國學生極易出現時態或體方麵的錯誤,如:

I have make(made) good friends.

The more we did(do),the more we got(get).

... Many of us haven’t speak(spoken) English ...

(5)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

漢語利用“比”、“較”、“於”、“更”、“勝”、“最”等詞彙手段而非語法手段對事物進行比較。而英文則通過詞尾的變化或者使用more,most,less,least等副詞修飾語。有時,由於表達方式的不同,漢語中一個很普通的比較級翻譯成英文時會出現錯誤,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