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學體育教學中意外事故的預防與應對(2 / 2)

四是學校硬件水平不完善。走訪調查發現,一些農村小學如今還是水泥或土操場,籃球場地大多為水泥,這樣的運動場地由於缺乏橡膠操場的緩衝作用,學生若摔倒摩擦相對較大,因此,極易對學生的身體造成這樣或那樣的傷害,同時學校其他體育器材僅局限於籃球、足球,以及年代久遠的單雙杠等,運動器材過於陳舊容易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事故,使學生躲避不及,將會對學生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三、如何預防與應對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的意外傷害事故

1.做足課前準備活動,防止學生出現肌肉拉傷。

體育教師可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資源,學習與借鑒其他地區及學校更多科學有效的熱身運動,課前可帶領學生做足準備活動,從而避免對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2.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體育教師在課前應對所教年級學生的身心發育狀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同時根據學生的體質水平、學習能力、身心承受能力等製訂不同的教學方案,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從根本上降低體育教學中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率。

3.注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學生安排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

學校可通過校園網、安全知識、法律知識講座、廣播、黑板報等形式宣傳學習,領會其精神實質,明確責任,使傷害事故發生時大家有一個正確的看法。

4.增強體育教師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降低體育教學中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率。

學校要定期組織現有體育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增強其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同時,在體育新教師的聘用方麵嚴格把關,確保體育教師隊伍的專業性,有效降低體育教學中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率。

5.學校要加強基礎醫務建設,降低意外傷害事故對學生造成的傷害程度。

科學研究證實,在意外傷害事故發生後第一時間對傷者進行正確及時地救治會大大降低其不利影響,因此,在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過程與細節不斷完善的同時,還要加強學校醫務室建設,在意外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對學生傷害部位實施正確及時的基礎處理,將意外傷害對學生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陳曉榮,朱保成.淺析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發生原因及預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06).

[2]蔣榮.學校體育安全教育的研究與對策——鹽城市中小學體育安全教育調查與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3).

[3]尚誌強.學校體育教學中運動傷害事故的原因與預防措施[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0(03).

[4]田潔.如何預防體育教學中的傷害事故[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8(S2).

[5]費瑛,宋華.學生體育傷害事故相關法律依據及其現存問題思考[J].湖北體育科技,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