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構建高效物理課堂的幾點建議(1 / 2)

關於構建高效物理課堂的幾點建議

理化生教學與研究

作者:朱明德

摘 要: 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是當前物理學科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未來物理教學工作發展的重要方向。作者結合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踐,就如何構建高效物理課堂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 高效課堂 物理教學 新課改

構建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重點提出的重要要求,隻有高效課堂才能滿足新課改對各個學科教育教學改革提出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理念。因此,在如今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就成為很多教師探究的課題。

一、創新課堂角色定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構成教學活動的兩大因素,而師生之間的關係及角色定位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活動的效果。長期以來,由於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往往單一地固定在教與學的角色上,即教師隻負責教,即把課本上的知識原封不動地傳授給學生,而學生隻負責學,隻需要按照教師的要求把教學大綱要求的知識點牢牢記住。在這樣的角色定位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受到了相當大的限製,這也是傳統教學模式容易出現“低效教學”的根源所在。因此,教師要想為學生構建一個不同於以往的高效物理課堂,就一定要改變師生在課堂上的角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單一被動地接受。學生要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各個環節中,在教案的製定、教學過程的設計等多個環節,教師都要把學生因素納入其中,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主動地學、創新地學,這才是高效課堂誕生的前提條件。

二、做好課堂教學前的導入工作

導入是課堂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雖然說導入占用的課堂時間並不長,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課堂開講之前能夠有一個精彩的導入,則無疑會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大有裨益。在導入環節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有趣的小故事、做有意思的小實驗,還可以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創設一些生活化的問題,如學習摩擦力時,讓學生思考一下車輪為什麼有花紋?為什麼越重的箱子推起來越費力?為什麼在光滑的平麵上推,相對來說比較省力?等等。總之,教師要設計出足夠吸引人的導入,讓學生在上課一開始就能夠精力集中,這對於保證課堂教學效果至關重要。

三、設計活潑而嚴謹的課堂教學活動

物理學科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嚴謹性、邏輯性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正因為物理學科的這一特點,才導致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科“印象不佳”。在很多學生眼中,物理學科就是一門枯燥無趣的學科,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物理課堂上表現得興趣索然,積極性不高,從而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要盡量給學生設計一些符合物理學科特點的嚴謹的課堂教學活動,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一些活潑有趣的課堂活動。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熱傳遞”時,就在課堂上給學生表演了一場別開生麵的“開水煮活魚”,當學生看到沸騰的水中小金魚卻在自由自在地遊來遊去時,個個都目瞪口呆,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紛紛要求教師說出其中的奧秘。這時,筆者便在既熱鬧又有趣的氣氛中開始了知識的講解,課堂教學效果當然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