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或小組合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幫助學生得到提高。在小組合作時,待優生的表現更應該引起老師的注意。因為在小組合作中,一不小心就會演變成優等生的專題發言場,待優生隻能盲目聽從,其參與意識將被嚴重打擊。關注待優生在小組合作中的提高性評價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及時發現待優生在小組內其他同學的幫助下取得的點滴進步,有針對性地鼓勵待優生代表小組彙報,加強激勵性評價。如“某某同學在其他同學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參與下,進步真快”,“我們要學習這個小組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精神”等。這樣的評價既激發了待優生的學習激情,又從側麵表揚了優等生,一石二鳥,皆大歡喜。
四、實施同伴評價,促進學生進步發展
1.組內互評。為使學生在對同伴評價時有據可評、有話可說,培養他們對人、對事物客觀公正的態度,善於對待他人進步的精神,因此,評價的側重點由評小組成員的合作態度,再到合作質量,最後到創新,循序漸進。設計組內互評表,讓每個同學對組內其他成員的合作態度、質量、是否有自己獨特的想法等做出評價。
2.組際互評。在注重組內互評的同時,更應注重組際互評,讓學生對合作小組集體做出合理的評價,從中反映學生集體或個人的素質情況。不但評知識掌握,而且評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等,一方麵增強參與合作的意識,另一方麵一改以往教師評學生聽的局麵,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通過這種評價,學生能夠增強集體責任感、集體榮譽感,進一步提高分析能力。
五、建立課堂評價表
評價的著力點定位在學生能否不斷進步與提高上,與自己的過去比,隻要比自己過去有進步就算實現目標,即效果良好。如教學《長城》這篇課文時,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不錯。“必勝組”的孩子們朗讀課文激情澎湃,大家給他們組加5分。“龍虎組”的孩子們在繪製長城城牆上的垛口時,畫得美觀、逼真,大家給他們組加8分。“智慧組”的孩子們講述了《烽火台》的故事,妙語連珠,大家為他們組加上10分……教師真正把學習權利還給學生,把學習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樂趣還給學生。孩子們學習著、快樂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自信……
六、評價結果要及時反饋
例如:班內建立“閃閃星”、“秀我風采”等榮譽牆、優秀小組成員與老師QQ聊天、獎勵一次到老師家做客、共讀一本書。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學生學習熱情似火,效果不同凡響。
總之,我們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在充分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上,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嚐試,不斷總結經驗,從合作活動中挖掘一切孩子有興趣的因素,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