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中主題班會的設計與實踐研究(1 / 2)

高中主題班會的設計與實踐研究

班級管理

作者:陳念研

摘 要: 主題班會因內容豐富、針對性強、感染力強、形式多樣成為中小學開展德育工作的一條重要渠道。它強調體驗感悟、探究學習和理性思考。高中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主題班會是增強高中生德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形式。如何上好高中班會課,本文對此問題作探討。

關鍵詞: 高中班會課 設計 實踐

高中階段是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處於這一階段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壓力強、生理心理變化大、人際交往吃力等問題。主題班會能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讓個人在集體活動中受教育、受熏陶。《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把德育滲透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踐證明,主題班會是德育創新的有效突破口,它對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作用重大。要使主題班會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增強其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學生勇於嚐試、樂於接受。下麵我談談實施主題班會的幾點思考。

1.精選主題

主題班會是班主任根據教育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確立主題、圍繞主題開展的一種班會活動。選擇和確立主題是班會取得較高成效的關鍵所在。

1.1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可能生活為選擇點。主題選擇應關注學生當下的情境,從現實生活中找尋對自身健康成長有普遍價值的主題,滿足成長需要;要有適當的前瞻性,對可能出現的潛在問題適當預測並正確指導引領,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2以學生的興趣與思維水平為選擇點。主題應符合學生心理需求,使教育意圖蘊藏其中,這能激發他們熱情參與、深入思考;關注學生的年齡特點,關照他們的思維水平。隻有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深層思考的興趣,才能促使他們深化認識,提升境界。

1.3以成長的階段性與連續性為選擇點。不同階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特點,主題的選擇既要縱觀學生三年整體的學校生活,又要注意不同階段的特殊性,建構有層次且逐步推進的班會主題體係。

2.精心準備

主題班會的教育功能貫穿活動始終,活動準備過程是學生自我教育過程。應根據活動目標、內容、情景、活動形式,結合實際需要進行準備,主要有學生和老師兩方麵。

適量的調查。根據活動內容和提煉的主題對某一特定情況進行專題調查。可以是查資料、問卷、走訪等。通過調查為主題班會提供第一手資料,豐富課堂表現形式,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深層思考。

知識和技能的準備。它是班會課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項準備。課前學生要對班會課涉及的相關知識和技術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或學習、或查資料、或編排小活動、或拍攝製作視頻等。在準備過程中,學生的特長不僅得以發揮和培養,而且受到教育。

班主任的準備包括長期準備與短期準備。長期準備是指班主任長期的學習、思考和實踐,這是提高班主任專業素養、促其成為優秀班主任的積澱準備,這樣的準備能讓班主任在班會課活動開展過程中遊刃有餘。短期準備是指在班會課前從人力到物力的準備,既包括軟硬件設施的準備,又包括對可能選用的調查結果等情況做出科學理性分析和總結,有時還要根據需要準備一些個人才藝展示,如朗誦、唱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