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培養幼兒體育欣賞能力的措施(1 / 2)

淺議培養幼兒體育欣賞能力的措施

幼教天地

作者:屠峰 周林華

摘 要: 幼兒體育欣賞作為一個新興研究方向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研究人員的關注。欣賞體育早已成為幼兒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逐漸被教師、家長和社會各界重視。通過對體育的欣賞,幼兒的審美興趣和審美能力得到了提高,是繼音樂、美術之後的又一個便於在幼兒園開展的欣賞活動。

關鍵詞: 幼兒 體育欣賞能力 培養措施

一、教學中培養

幼兒欣賞體育的能力不是先天具備的,而是在有計劃的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和發展起來的,隻有根據體育欣賞教學的特點和規律,抓住主要環節,充分做好準備,教學時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欣賞習慣,收到較好的教學活動效果。因此,要注意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一)篩選素材。

體育欣賞絕不能單憑教師個人興趣愛好選擇素材,必須注意其思想性、藝術性和可接受性,還要考慮當地傳統(如北方是冰雪遊戲,南方是水上遊戲)、幼兒實際(如上屆幼兒多數喜愛玩呼啦圈,而這屆幼兒多數喜愛玩皮球)、時間關係(如奧運會期間、世界杯期間等)、教學目的等。素材的選取應因時因地、因人製宜、從簡到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1]。

(二)認真備課。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體育欣賞教學也不例外。欣賞素材選好後,教師還需明確其意義、任務、特點、內容、要求,以及與其他體育教學內容的係統性和相關性。體育欣賞教學有別於一般的體育欣賞,前者是為教學而欣賞,為欣賞而教學,故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引導性,如學習如何拍皮球,我們在欣賞教師拍皮球時,則偏重於教師拍球、傳球、接球等動作的運用,同時引導幼兒留意教師的示範動作。為此,備課時我們必須考慮教師示範、幼兒練習等,以及在教學過程中什麼時候應解說、什麼時候應重播(在運用錄像進行欣賞時),什麼地方應暫停讓學生思考鑒賞等,才能有備無患。另外,應準備好相應器材,如錄像機、錄像帶、幻燈片、投影儀、照片等。由於目前體育欣賞沒有專門教材,這就要求教師事先有目的地收集尋找,留意體育比賽,並積極錄製、複製和編製。

(三)解說引導,啟發思維。

欣賞時必須讓幼兒了解體育術語,領會比賽項目的內容,這是體育欣賞最基本的任務。解說是對體育項目的介紹和說明,可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分析,教師備課時應深入鑽研、反複欣賞,隻有教師深刻地理解了,才能幫助幼兒理解,並提高他們的欣賞能力,而且欣賞時要以“看”為主,講述的目的是幫助“看”,講述必須配合影像資料,深入淺出,把握好時機,語言宜精練,切忌枯燥囉唆,以免擾亂幼兒的“看”,絕不能以教師的介紹代替幼兒自己的欣賞,束縛幼兒的豐富想象力。

(四)育“人”重於育“體”。

如果把幼兒比喻成幼兒園生產的產品,教育、體育不合格會出次品、廢品,德育不合格則可能出危險品。所以,學校體育不僅要育體,而且要育心。同時,體育明顯對幼兒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熏陶作用,通過體育欣賞教學進行思想、意誌品德教育往往切合實際,使幼兒感到親切,能產生顯著功效。如在組織幼兒欣賞43屆世乒賽的過程中,團體賽中,中國健兒團結拚搏、互相合作、認真負責、勤勤懇懇、維護集體榮譽的精神讓學生歎服;單項賽中,運動員頑強、果斷、機智、勝不驕、敗不餒、勇於進取的優秀品質讓幼兒讚賞;當五星紅旗在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中冉冉升起時,更使幼兒為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而自豪[2]。這樣進行思想教育不僅具體生動,而且激發幼兒積極模仿、效法的興趣,遠勝於空洞教條的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