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想起來,我自己也不完全同意我自己。我昨天所寫的東西,今天我也不一定全都滿意。我很高興知道你對這類問題的看法,如果下次你到附近來的時候,歡迎大駕光臨,我們可以相互交流,遙祝平安。”
麵對一個如此待你的人,你還能說什麼?當我們是對的時候,我們要溫和、巧妙地使別人讚同我們;當我們是錯的時候,我們要迅速而誠摯地承認我們的錯誤。這不但能產生驚人的效果,而且在許多情形之下,要遠遠勝過你為自己辯護。
史狄芬是一家裁縫店的老板,由於他經營有道,裁縫店的生意很好。一天,一位叫哈裏斯的貴婦人來到店裏,要求趕做一套晚禮服。史狄芬做完禮服之後,卻發現禮服的袖子比要求的長了半寸。不幸的是,他已經沒有時間再進行修改了,因為哈裏斯太太規定的時間已經到了。
當哈裏斯太太來到店裏取她的晚禮服的時候,她並沒有發現有什麼問題。她試穿上晚禮服,發現它為自己平添了許多氣質,於是連連稱讚史狄芬的高超手藝。不料,等她試完之後打算按照原定的價格付錢時,史狄芬卻拒絕接受。於是,哈裏斯太太問他為什麼。
“太太,”史狄芬說,“我之所以不能收你的錢,是因為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我把你的晚禮服的袖子做長了半寸。我很抱歉,我希望你能夠原諒我。如果你能夠給我一點時間的話,我將免費為你把它做成你需要的尺寸。”
哈裏斯太太聽完話後,一再強調她對這件禮服很滿意,而且並不在乎袖子長那麼半寸。但是,她卻無法說服史狄芬接受這套禮服的錢,最後,她隻得讓步。
哈裏斯太太回去對她的丈夫說:“史狄芬以後一定會出名的,他認真的工作、精湛的技術、誠懇的態度使我堅信這一點。”
事實果然如此,史狄芬後來成為了世界有名的服裝設計師。
不要忘記了這句智慧之語:“用爭鬥的方法,你永遠不會得到滿足;但用讓步的方法,你的收獲將比你期望得更多。”這個道理人人都懂,隻是實行起來有一些困難罷了。我想要強調的是,如果你確實想要成功,成為一位說話高手,請記住第二項修煉:如果你錯了,就一定要迅速而坦誠地承認自己的錯誤。
主動承認錯誤隻會給你加分:
(1)有錯就勇敢地承認,這正是所有偉大的人物所具有的高尚品格。
(2)不要害怕別人會笑話你主動承認錯誤,事實上,如果你不承認的話,他們不但會給你指出來,而且更容易譏笑你的怯懦和虛偽。
第三項修煉:不要與人爭辯
卡耐基的忠告:天下隻有一種方法能得到辯論的最大勝利,那就是像避開毒蛇和地震一樣,盡量去避免辯論。
辯論產生的結果隻能是失敗,永遠無法獲勝。即使表麵上你取得了勝利,實際上卻與失敗沒有什麼區別。因為就算你在辯論會上勝了對方,把對方駁得體無完膚,甚至指責對方神經錯亂,可是結果又會怎麼樣呢?你自然逞了一時之快,自然很高興,但是對方卻會感到自卑。你傷了他的自尊,他會對你心懷不滿。這就是本節我所要講述的觀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我在倫敦學到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教訓。那時,我是澳大利亞飛行家詹姆斯的經理人。在大戰期間和結束後不久,詹姆斯成為了世界矚目的人物。一天晚上,我參加了歡迎詹姆斯的宴會。在席間,一位坐在我右邊的先生給我們講了一段詼諧的故事,這個故事正好印證了這樣一句格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這句話的出處,這位先生卻記錯了。
他指出這句話出自《聖經》,而我恰好知道這句話出自莎士比亞的作品。於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優越,我討人嫌地、毫無顧忌地糾正了他的錯誤。然而那人卻堅持他的說法:“什麼?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非常的自信,並堅持自己的說法。
當時,坐在我左邊的是我的老朋友加蒙,他是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專家。我們讓加蒙來決定我們誰是正確的。加蒙在桌子底下踢了我一腳,然後說:“卡耐基,你是錯的,這句話的確出自《聖經》。”
宴會之後我們一起回家。我責怪加蒙說:“你明明知道那句話是出自莎士比亞之口,為什麼還要說我不對呢?”
“是的,一點都不錯,”加蒙說,“那是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場中的台詞。可是卡耐基,我們都是這個宴會上的客人,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找出一個證據,去指責別人的錯誤呢?你這樣做會讓別人對你產生好感嗎?你為什麼不能給他留一點點麵子呢?他並不想征求你的意見,也不想知道你有什麼看法,你又何必去跟他爭辯呢?你應該永遠都不要和他人正麵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