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遊刃職場的社交技巧(3)(1 / 2)

不要刺探別人的隱私。人人都以了解別人的隱私為樂,卻不希望別人了解自己的隱私。因此,為了不至於引起別人的反感和警惕,千萬不要打聽別人的隱私。

不要過於張揚。不要在同事麵前顯得自己多麼與眾不同。實際上,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與眾不同。因此,保持低調、謙虛的態度,隻有這樣才會使你得到同事的認同。

不要命令別人。我在前麵已經說過,不論是在經驗、學識還是在地位方麵,你都沒有資格去命令你的同事。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幫助,隻有使用別的方法。

與同事愉快合作的注意事項:

(1)隻有對別人尊重,別人才對你尊重。

(2)與同事和諧地相處,能夠使你的工作更加順利地開展,並且能使你愉快地工作。

(3)不要急於表現自己,不要話說得太多或者自大,這樣會使你和同事之間產生距離。

技巧五:與下屬溝通的藝術

卡耐基的忠告:不要忘記鼓勵犯了錯誤的人,他們可能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急需別人給予肯定。

如果你是一個領導,那麼你就不得不與你的下屬——那些職位低於你的人——進行有效的溝通。一個領導隻有掌握了溝通藝術,才能成為一個好的領導。可以說,溝通藝術是領導藝術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遺憾的是,很多領導與下屬之間出現了溝通上的問題,這不僅對個人產生了很不利的影響,而且也阻礙了工作的順利進行。

那麼應當如何有效地與下屬進行溝通交流呢?我認為應該從下麵幾點來做。

第一,清晰、明確地下達指令

清晰、明確地下達指令,這是對領導者的基本要求。用簡潔、有力的話表達你的意思,讓它們有效地傳達到下屬的腦海中去。盡量讓你的指令沒有歧義,也符合下屬能夠理解的水平。

很多領導喜歡長篇大論,這往往導致在說完某件事情後,下屬們完全不明白他想要表達的意思究竟是什麼。這是因為領導者在下屬的心目中已經建立起了某種權威,他們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會作為重要信息傳達到下屬的大腦裏。正因為接受的信息過多,下屬忽略了領導想要表達的重要信息。我並不想說這完全是領導者的責任,但是至少他應該承擔大部分的責任。

所以,作為領導者應當考慮得更為全麵以確保指令的有效執行。你考慮的不應該光是你想要表達什麼,還應該包括聽的人接受了什麼。不要讓自己的話漫無邊際,隻有等下屬完全明白了你的意思,你才可以這麼做。而且你的確不應該長篇大論,因為下屬有他們自己的工作要做,他們不是來聽你的高談闊論的。

許多領導者有許多新奇的想法,他們是高效率的“點子”生產機。但是,他們卻不懂得如何把這些點子有效地得到執行。他們經常會否定一個小時前的指令,而用新的指令去代替它。結果怎麼樣呢?這讓下屬非常的頭疼,他們不知道如何執行,因為他們往往同時得到幾個相互矛盾的指令,這確實是一件非常讓人為難的事情。我見過很多領導都犯有這樣的錯誤,他們的權威不容侵犯,最後隻有一種情況發生——下屬忍受不了這種折磨,自炒魷魚。所以,不要朝令夕改,要讓你的指令都是你成熟的想法。

第二,隨時和下屬進行談心

談心是一種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它能及時了解下屬的想法和意見,是防患於未然的一個重要方法。在平時要多注意和下屬的談心,你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確定目標。確立你談話的具體目標,明確談話的主題,列出你可能和對方交換、傳達的信息,然後安排好談話的時間和地點——我認為不應該固定時間和地點。

了解下屬。徹底了解你談話的對象。要從下屬的角度出發考慮談話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談話會對他產生的影響。

引導談話。將談話引導到你的預定方向上去。當然,你可能也會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第三,對下屬進行有效批評

人人都會犯錯誤,因此批評教育也肯定是不可避免的。當下屬做錯了一件事情,或者沒有完成某件事情的時候,領導當然應該對其進行批評和訓導。關鍵在於,你的出發點是想解決問題。你需要按照以下幾點來做。

對事不對人。在你進行批評和訓導的時候,應該讓他覺得你並不是針對他本人,而是針對具體的事情進行批評的。你應該平靜地指出問題之所在,並且以各種方式暗示對方,你的目的隻是為了使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圖一時之快。

保持平靜的態度。不要給下屬一種正在被審判的感覺,你需要營造一種平和、認真的溝通氣氛。隻有在這樣的氣氛當中,你們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保持公平公正的態度。公正地指出下屬所犯的錯誤和應該負的責任,任何一個錯誤都不會隻由某一個人造成,並且,你的下屬當然也不希望犯這樣的錯誤。

適度的原則。你應該指出他隻是造成這個錯誤的一分子,並且應依照相關的規章製度客觀地指出他應該承擔的責任,不要給他一種罪不可恕的感覺。這樣他不僅不會改正,還會自暴自棄或者逆反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