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特殊武器(3)(2 / 3)

此後,世界上好幾個國家,包括中國,陸續發射了很多顆人造地球衛星。

航天飛機

美國“發現者”號航天飛機

1985年1月25日14時50分,“發現者”號航天飛機由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這是世界上航天飛機第一次執行全軍事任務的飛行。航天飛機繞地球飛行47圈。飛行中,除進行了軍事試驗外,還從航天飛機上施放了一顆25噸的高級間諜衛星,部署在蘇聯以南赤道上空約36萬千米的同步軌道上,用於跟蹤蘇聯的導彈試驗,竊取蘇聯的遙測、電台廣播及雷達發出的信號,並監聽歐、亞、非廣大地區的通信聯係,以便獲得軍事情報。

“發現者”號航天飛機的這次飛行,是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進行的,發射時間在起飛前9分鍾才宣布。飛行中,全部通信采用密碼,並取消了常規飛行每8分鍾發布飛行進展情況的簡報。

“發現者”號是美國第三架航天飛機。這架航天飛機於1984年8月30日至9月5日進行首航,繞地球96圈,飛行約400萬千米。在頭三天飛行中,每天都成功地施放一顆通信衛星,創造了在一次飛行中連續成功施放3顆衛星的紀錄和施放成功率為百分之百的紀錄。

1985年6月,在“發現者”號航天飛機上完成了激光發射試驗,加快了空間武器的研製過程。航天飛機進行一係列的軍事行動,使得航天飛機對未來太空戰爭的重要意義更加明顯。當然,在“發現者”號航天飛機執行的任務中,不僅完成軍事飛行任務,發射國防有效載荷,而且進行了許多科學技術實驗,發射科研有效載荷。

蘇聯“暴風雪”號航天飛機

1988年11月15日,蘇聯從拜科努爾發射場用“能源”號火箭首次成功地發射了“暴風雪”號大型航天飛機,完成了圍繞地球兩圈、3小時25分鍾不載人飛行和自動返回著陸,對航天飛機自動入軌、飛行和返回時的各係統及航天飛機的結構進行了綜合試驗。“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的這次首航,機上不載航天員,全部飛行包括重返大氣層和著陸都由機上電子計算機自動控製係統操縱。這是世界上第一架全自動飛行的航天飛機。在此之前,美國的航天飛機雖然有自動駕駛和著陸係統,但都是航天員手控著陸。

“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由起飛推力為3500噸的“能源”號火箭助推到亞軌道速度,在160千米的高度啟動自身的軌道機動發動機,將“暴風雪”號推上高度為250千米的圓形軌道。在軌道上執行完任務後,再次啟動軌道機動發動機,製動和脫離運行軌道,再入大氣層,實施無動力滑翔返回和著陸。

“暴風雪”號有後掠式三角翼、長長的有效載荷艙及大型垂直尾翼,由增壓前艙、貨艙和尾艙組成。前艙包括指揮艙、設備艙和生活艙。生活艙裏可安裝氣閘艙。所有的手動控製設備都裝在乘員乘坐的指揮艙內。“暴風雪”號航天飛機長364米,機身直徑56米,翼展24米,乘員組座艙容積約70立方米,可供2~4名航天員工作,另有6個座位供乘員使用;滿載時的起飛質量約105噸,返回降落時最大質量82噸,能攜帶30噸有效載荷入軌,從太空返回時能運載20噸貨物。

與美國航天飛機相比,“暴風雪”號的特點是:實現了自動著陸;主發動機不在飛機內;飛機幾乎完全依靠“能源”號火箭的推力;“能源”號火箭采用的全部是液體推進劑,通過采用故障防護裝置,可保證在一、二級火箭中任何一台發動機失靈時仍能正常工作;機翼棱角較分明,裝配容易;貨艙尺寸稍大,能運送更大有效載荷;可回收“能源”號的第一級液體火箭,經檢修後可重複使用;增加了救生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