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EDI對銀行服務職能的影響(1 / 3)

金融EDI對銀行服務職能的影響

金融實踐

作者:方少林

銀行作為一個金融服務機構,其服務方式應隨著貿易方式的變化而進行相應地更新。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電子數據交換”)貿易係統的應用改變了銀行的服務方式。EDI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進行商務處理的新的管理方法,它是通過計算機通信網絡,用一種國際公認的標準格式,將貿易、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的信息進行數據交換和處理,並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業務過程的方式,包括通過EDI方式來發出和接受訂單、谘詢有關信息、辦理貨物運輸和進行資金結算等。

在金融EDI的應用中,銀行不僅是資金的處理器,同時還是信息和貿易報文的處理器,這對銀行的結算功能、監督功能和金融服務功能都是一個挑戰,銀行必須將自己上升為增值銀行來為客戶提供服務。

一、 金融EDI的業務流程

金融EDI(FEDI:Financial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指金融機構采用EDI技術,按照國際標準格式進行銀行與銀行,銀行與企業之間的彙款、轉賬和資金調撥及傳遞與支付相關信息的自動化金融服務,以提高銀行在資金流動管理、電子支付、電子對賬和資金結算等業務的效率。這包含兩方麵內涵:

(一)銀行通過EDI技術進行有關彙款、轉賬以及進行資金調撥的業務流程

1. 買方(發送方)將付款指令通過EDI服務中心網絡傳送至交易數據處理中心。

2. 交易數據處理中心通過翻譯軟件將付款指令翻譯成標準報文,一方麵形成借/貸通知單並通過EDI服務中心網絡分別向買方和賣方發送借記通知單(4a)和貸記通知單(4b),另一方麵又分別向買方銀行和賣方銀行發送借記賬單通知(5a)和貸記賬單通知(5b)。

3. 買方銀行(6a)和賣方銀行(6b)分別按照各自接收到的信息處理買賣雙方的賬戶,從而完成買賣雙方貨款的結算業務。

在整個資金結算過程中,銀行與其往來客戶之間的信息報文通過EDI係統自動識別和處理,無須人工幹預,這樣既減少銀行向企業開立支票、郵寄及逐筆對賬的人力及成本,提高結算速度,加快資金周轉,同時也提升銀行和企業內部自動化作業的效率。

(二)銀行通過EDI進行支付或轉賬資金等業務流程

1.賣方向買方寄送發票並由買方將轉送資金與支付貨款單信息通知買方銀行。

2.買方銀行接收信息後將信息通過翻譯軟件翻譯成標準報文,將相關的采購訂單(非金融信息)通知銀行產品供應商或其它金融機構,由其進行確認。

3.銀行產品供應商或其它金融機構確認接收的發票並返回與報文發票相關的信息(非金融信息)給買方銀行。

4.買方銀行接收信息後將信息通過翻譯軟件翻譯成EDI標準報文,將買方的支付彙款信息(金融信息)連同由銀行產品供應商或其它金融機構確認的發票和報文發票相關的信息(非金融信息)通知賣方銀行,如有需要可由“中央銀行跨行清算係統”進行跨行通彙結算。

5.賣方銀行將接收的支付彙款單信息核對確認後通知賣方客戶並進行賬目平衡。

在金融EDI的應用中,銀行不僅要處理一般金融信息(如傳送資金和支付彙款單),同時還要求能處理非金融的報文信息(如購買的訂單和發票),這樣,企業通過金融EDI,能夠自動把支付和發票配合起來,同時還可以很快得到支付。而且,此係統利用EDI轉跨行通彙功能,還能夠與通關EDI及商業EDI係統聯機整合,使這兩個係統的關稅繳納及電子轉帳作業,從原本隻能做自行轉帳提升到也可做跨行轉帳,這對銀行與企業來講都是很重要的。

二、金融EDI對銀行服務職能的影響

(一)增強了銀行業務部門內部管理自動化

銀行可以按照成本效益原則同收付款會計人員一起製定管理方式,引導並建立銀行內部信息係統,實現銀行業務部門內部管理的自動化。

EDI是單位之間的電子化,而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即“電子數據處理”)作為單位內部的電子化管理係統在EDI實現之前就已經采用了,可以說,EDI是由多個EDP係統相互通過網絡係統來打交道,減少甚至取消紙質書麵文件。因此,一個單位的EDP做得越好,利用EDI的效益就越高。隻有廣泛開展EDI後才能充分發揮EDP的潛力和效益。所以,銀行可以通過提升自身業務部門管理的自動化來加快金融EDI的運用。這樣可以借助於電子化管理係統準確快速地完成大量冗長的工作,增加員工服務於客戶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