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長孫夫人李氏隨了景珠往永安宮謁見長姐仁聖太後,竟不巧碰上皇帝下了朝正在永安宮向太後請安。循例並無外廷命婦朝覲皇帝的道理,李氏隻得在偏殿暫候,並不命人通傳。
李太後自入冬以來舊疾反複,身子一直不甚安好。皇帝因著立後之事與太後置氣,近來總推說朝政繁忙,往往隻遣了掌事宮女內監前往問安;卻到底台麵上過不去,今日既親自來了,便隻得多坐了些時候,實實噓寒問暖關心孝順了一番。於是李氏這一候倒候了個把個時辰。
李氏自幼與長姐親厚,平素亦時常於宮禁往來,在永安宮中便不甚拘著禮數。當下見皇帝禦駕已去,不待通報,便徑直向內殿行去。
李太後正倚在榻上養神,有小宮女跪在一旁捶著腿,李氏徑自上前依禮請安道:“太後萬福。”太後睜眼瞧見是小妹,笑道:“可算來了。”說著便有宮女搬了圓凳引李氏坐於榻旁。
李氏挨著榻沿坐了,向太後笑道:“太後今兒可教我好等!本就來得不巧,原隻道皇上左不過一盞茶時候總該去了的,沒曾想今兒竟做了回孝子。”
太後卻隻是淡淡的:“他這哪裏是孝順我,瞧他那顏色,不過是作場麵上的文章,不好太違了規矩罷了。若他待我的心能有待他親娘的一半,便也難得了。本隻是空叫我一聲‘母後’,他又何嚐當我作母親了?你隻瞧他將尹氏安置在寧壽宮,卻把我擱在這永安宮——他是要我安安分分地,少插手宮中的事兒,卻是真心願他母親福壽康寧的。他私心裏不想著我死便是我的福氣了。”
李氏不免暗自嗟歎,不願接口,隻岔開了道:“太後近來身子仍舊不好?”語中頗有關切之意。
“老毛病了,你也是知道的,這些年,不過挨日子罷了。”
李氏微皺了眉,責怪:“好好兒的,怎麼說起這樣的話!仔細調養著,終究沒有大礙的。”
太後扶了身側婢女的手坐起身來,淡淡笑了笑:“罷了罷了,還有正事,不說這些。瞧著今兒日頭甚好,倒連心也活絡起來,想著往園子裏逛逛。到底是春日裏,總呆在屋子裏頭也怪憋悶的,咱們有話不如往園子裏說去。”
李氏笑道:“也好,難得太後這樣好興致!”說著便起身招呼宮女服侍太後換過了大衣裳,重抿了抿微微發毛的鬢發,又零星插戴了些珠翠。
當下收拾齊整、打點妥帖了,一行人便也向禦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