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孩子共同玩遊戲時,我們不要急於求成,因為即便是遊戲也需要適應與經驗的積累。父母與孩子遊戲要考慮孩子的感應能力,從孩子現有能力出發,降低遊戲起點,並在遊戲的過程中及時根據孩子的表現做適當調整,就能在保持孩子高度興趣和自信的同時有效地提高孩子與遊戲相關的能力。

在和孩子進行某個遊戲前,父母和孩子之間要先用簡潔語言講清楚遊戲的規則,還可以相互進行示範或演示,確定遊戲規則。這種遊戲之前的熱身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幫助參與遊戲的父母和孩子更好地了解遊戲,減少或避免因為不了解遊戲規則而產生的誤會,使遊戲能夠順利進行。遊戲中父母根據遊戲多向幼兒拋出有趣的問題,更能引發他們對事物的深入思考。帶領孩子在遊戲中進行更多的嚐試和選擇,讓他們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都得到充分的鍛煉。一個小遊戲,利用好了就能玩出許多大名堂。

禪意父母

如何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精力充沛、有進取心和富於創造精神的人呢?我們怎樣讓孩子成為一個與人和諧相處、合作共事、互助發展,樂觀向上的人呢?孩子是在社會活動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們所熱衷的豐富的遊戲、娛樂和各種活動的世界是他們個人發展的最好場所。一般地,對於孩子來說,隻有當他們做那些毫無意義的消磨時光的無益的行為時,我們才應當加以禁止。而當他們投身於創造和想象的活動中時,父母則應當是他們最忠實的支持者或者參與者。

讓孩子自由地想象

弟子前去拜見禪師,問道:“師父,為什麼我覺得自己這些年來總是沒有長進?”

禪師笑著說:“先喝杯水吧!”於是就拿起桌子上的茶壺,然後往杯子裏倒水。水很快滿了,但禪師卻仍不罷手,依舊往杯裏注水。

弟子提醒他“杯子已經注滿了。”禪師意味深長地對弟子說:“再倒一些吧,說不定能更多一些呢!”

弟子笑著說:“杯子已經滿了,你再怎麼倒也不能增加杯裏的水。”

禪師說:“這個道理你也懂呀,可是你為什麼還來問我呢?”

弟子終於醒悟,自言自語地說道:“是啊!人生也是這樣的道理,心裏裝的東西太多了,自然就裝不進去其他的了!”

禪師看他很快就明白了,便笑著說:“是啊!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很多人隻想著往心裏裝更多的東西,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他們越是這樣想,就越不能得到,因為他們的心已經滿了,怎麼能裝進去東西呢?於是他們就找各種各樣的借口,認為自己老了。其實人的老化關鍵不在於肉體上的老化,首先應該是精神上的老化。當一個人無法接受新事物的時候,老化的過程就開始了。一個人之所以無法接受新事物,並不是因為他不需要,而是他心上的那隻杯子,已經被雜念裝滿了。”

弟子總是沒有長進是因為心中充滿了雜念。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在科學的領域中,毫無疑問,一個想像貧乏的孩子是難以成為高智能的成功者的。

人們普遍認為,孩子的想像發生在1歲以後。可是人們如果留心觀察,就一定會發現類似有趣的情境:一隻普普通通的鞋盒子,到了孩子手中情形卻大不相同了:一個一歲多的孩子會一邊把這隻鞋盒向前推動,一邊嘴裏發出“嘟嘟”聲。實際上,此刻孩子已把它看作汽車了!這種現象正是孩子最初的想像活動。

沒有什麼比孩子的進步更讓人驚奇讓人快樂的了,你一天天的看著自己的孩子快速的成長,你的心裏一定會十分欣喜。當人們看到這些充滿童趣和創意的“展品”並發自內心的誇獎你的孩子的時候,你是不是也非常的自豪呢?孩子是最具有創造力的,兒時每一個想象的火花,如果正常的發展下去,都會成為他長大之後創造的源泉。其實,最重要的還不僅於此,每個孩子的發展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做父母的都應該擁有一雙充滿愛心的慧眼,能夠發現自己孩子身上擁有的突出潛力並加以培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有利於孩子教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如果你能敏捷地抓住機會,教育的結果就會事半功倍。

所以,父母平常應多觀察孩子的每一個變化。不然,有時你沒有留心他某些細小的進步,而一旦你十分驚訝孩子有這方麵天賦的時候,有些好的教育時機卻已經失去了。因此,最好能采用某種方法留下孩子成長的腳印,發現孩子走過的每一步,以及對孩子的進步做到心中有數。隨時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就會抓住更好的時機教育孩子,父母要做有心人。

禪意父母

賞識教育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一種主要方法,好奇心是人類最寶貴的天性之一,是科學精神的種子,探索的先行者,通過適當的賞識,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不斷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我們可以看出,許多父母對孩子的變化是非常有洞察力的。對孩子的微小變化,也是了然於心。可是如果他們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某一方麵的傾向並加以適時的鼓勵引導,那孩子就隻會停留於自己擅長的東西而很難前進了。這樣他的創造力就被自己的條件限製,為自己的目光短淺所扼殺。無論他們在特長上多有天賦,最很容易被扼殺或者自我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