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興趣,尊重孩子的選擇,父母才能體會到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樂趣。孩子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既然不成熟,就會犯錯誤,而且有些錯誤還會反複地出現。因此,我們要給孩子犯錯誤的機會,更要給孩子改正錯誤的空間。可以說犯錯和改錯是伴隨孩子成長的。隻要給孩子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正確對待問題,教育孩子必須耐心、細心、精心,對孩子認真引導,持之以恒,千萬不可急於求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我們不應該羨慕人家的孩子,要找出自己的孩子的優點。對其進行鼓勵和開發,讓孩子自己順其自然的成長。每當兒子問我,我與其他孩子相比時,我總是對兒子說:你是最好的,最棒的,是媽媽的驕傲。孩子一直是在我的鼓勵中進步的,孩子找回了自信,現在已是重點中學的兒子,一直是班長,成績一直很好。孩子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願望吧,孩子一定會成為你的驕傲。
禪意父母
沒有失敗的孩子,隻有失敗的父母。其實,孩子在犯錯誤時,也迎來了難得的成功機遇,隻要父母們能夠及時而又恰當地賞識孩子,孩子們就能在賞識中獲得成功。其實,在家庭教育中,賞識這種簡單而高效的方法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孩子的美好未來,是父母給的,認知結構確實有量化的標準,可是情感的力量往往大於認知能力,這是毫無疑問的。因此,聰明父母們須調動情感的力量來鼓勵孩子。在學習中,情惑的因素是無法量化的,而情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與孩子共同成長,與孩子一起分享,父母的心態決定孩子的未來。
用自信戰勝自卑
印度的三藏法師自詡神通,他來到慧忠禪師麵前,與他驗證。
慧忠謙抑地問道:“久聞您能夠了人心跡,不知是否屬實?”
三藏法師答道:“隻是些小伎倆而已!”
慧忠於是心中想了一件事,問道:“請看老僧現在心在何處?”
三藏運用神通,查看了一番,答道:“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慧忠微笑著點頭,將心念一轉,又問:“請看老僧現在身在何處?”
三藏又做了一番考察,笑著說:“禪師怎麼去和山中猴子玩耍了?”
“果然了得!”慧忠麵露嘉許之色。稱讚過後,隨即將風行雨散的心念悉數收起,反觀內照,進入禪定的境界,無我相、無人相。無世界相、無動靜相,這才笑吟吟地問:“請看老僧如今在什麼地方?”
三藏神通過處,隻見青空無雲、水潭無月、人間無蹤、明鏡無影。
三藏使盡了渾身解數,天上地下徹照,全不見國師心跡,一時偶然不知所措。
慧忠緩緩出定,含笑對三藏說:“閣下有通心之神力,能知他人一切去處,極好!極好!可是卻不能探察我的心跡,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三藏滿臉迷惑。
慧忠禪師笑著說:“因為我沒有心跡,既然沒有,如何探察?”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可以戰勝一切的困難,一個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同樣也會對他人、對社會持懷疑的態度,這種感覺會讓他深深陷入不安與惶恐之中。會讓孩子產生抵觸心理。
作為父母給予孩子的更多的應該是自信心,鼓勵孩子去相信自己,孩子需要父母、師長給予他們有效的讚賞。當然,要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父母首先就要發自內心地對孩子充滿信心。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對孩子的一個小小的讚美與肯定,都會帶給孩子自信的力量,一個鼓勵的眼神都是一種力量。
聰明的父母,一定會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支持,他們才會在競爭的激流中放手一搏。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更多的是關注孩子的成績,很少體會孩子的感受,一旦出現問題,我們總是沉浸在憂慮中,那麼我們的這些消極情緒也會傳遞給敏感的孩子們,動搖他們對自己的信念。作為父母,再多的擔憂我們不都要麵對嗎?何不把對孩子的擔憂變為一種動力,善於抓住每一次機會欣賞孩子。聰明的父母會告訴孩子們:不要緊,相信你一定能戰勝一切。因為你是最棒的,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這對孩子很重要。一個媽媽對孩子永遠的鼓勵和期待,會幫助孩子走出自卑的心理,會使孩子相信自己真的不錯。努力地奔向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