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你便是如來(1)(1 / 3)

一位年輕人到山中尋訪明師,路遇一位老禪者,年輕人向老禪者道明自己訪遍各個名寺廟和得道高僧,唯不見如來,老禪者笑而答道:“一念覺,眾生是佛,自己便是明珠,便是如來。”

是啊,父母便是如來,你的孩子就是如來。這個世界上,其實隻有自己才能真正的給自己確立自信,原來自己便是如來。父母應該教孩子清醒地認識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告訴孩子,你並不需要死死地因循他人路數,這個世界上你是最棒的。

告訴孩子,你真棒

陝西汾州的無業禪師初參馬祖道一禪師時,由於相貌魁偉,聲如洪鍾,馬祖故意打趣他道:“巍巍佛堂,其中無佛!”

無業隨即作禮,恭敬地說道:“三乘文學,自信粗窮其旨;但禪門即心是佛,卻實未能了。”

馬祖見其來意真誠,就開示道:“你那末了之心即是,更無別物。不了時,即是迷;了時,即是悟。迷即眾生,悟即是佛。”

無業:“心佛眾生外,更有佛法否?”

馬祖:“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哪裏別有佛法?如手作業,拳空如手。”

無業:“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馬祖:“祖師今何在,且去別時來!”

無業禪師不得已,就告辭出門,馬祖隨即叫一聲:“大德!”無業禪師回首。

馬祖:“是什麼?”

當下無業禪師跪下劄拜,哭著說:“本來認為佛道長遠,今天才知道:法身實相,本自具足。”

馬祖:“這個鈍漢悟了也!”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在讚賞中長大的孩子,自然學會了自信,賞識是教育孩子的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善用這種輔助手段能鼓舞孩子自立自強、積極上進的精神,相反,一個不當的賞罰卻能破壞孩子的好奇心,給他們造成終生的心理障礙。孩子的天賦是在讚賞中挖掘出來的,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尊重孩子的興趣加以讚賞,並時時給予支持,才能促進孩子努力地追求某一前進目標,這是賞識教育的有效結果和成功的標誌。如果孩子在父母的賞識中不懈努力,一定會實現孩子心中的夢想。

無論誰說孩子不行,作為父母一定要說行,而且是你一定行!當然,賞識必須講究恰當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巧妙的方式,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和良好的反應。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自己沒有發現的優點,這樣就能給孩子一個意外的驚喜,這就是賞識所具有奇效的奧秘。是對孩子最好的觸動。

孩子在受到打擊時,我們不妨告訴孩子,你真的很堅強,你一定會跨過去的。孩子在你的鼓勵和支持下,很自然度過一道道坎。讓孩子在困境中學會堅強。父母在賞識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發現孩子自己沒有感覺到的優點。事實見證,善於這樣做的父母,最能提高孩子的信心。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沒有人不喜歡聽好話,沒有人不喜歡獲得賞識。喜歡獲得賞識是人的天性,孩子更是如此。恰當的讚美讓孩子找到足夠的自信,激勵孩子勇敢麵對生活。敢於接受打擊與困境。

一位聰明的母親,在孩子被老師當麵訓斥一番後,她沒有指責孩子的不上進,在回家的路上,她一直不斷地告訴孩子說:孩子,無論誰說你不行都不重要,隻要媽媽認為你行,你一定行!孩子,記住你是媽媽心中最棒的孩子!孩子記住了,後來這個老師認為很差的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在他的心裏,媽媽的話一直在激勵著。

是的,一句鼓勵的話,可以交一個朋友;一句傷人的話,可以多一個冤家;對孩子來說,一句睿智的話,可以挽救一個生命;一句愚蠢的話,可以貽誤人的一生。聰明的爸爸媽媽們,多一些賞識吧,麵對孩子,你決不要吝嗇你的讚美,當你看到孩子的成績,你一定要給孩子一份讚美。讓孩子在你的賞識中更加出色。

禪意父母

學會讚美和鼓勵孩子,讓孩子在你的賞識中找回自信。賞識是必須講究技巧的,賞識的方式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適當的讚美對孩子是一種激勵,過多的誇獎會讓孩子感到虛偽。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孩子一時一事的失敗而責罵孩子,從而耽誤了孩子的大好前程。好孩子是賞識出來的,聰明的父母,別忘了在孩子有了進步的時候,及時給予必要的賞識,在孩子失落的時候,也要恰當給予鼓勵,有時候,你的一句賞識就會改變孩子的一生。

笨鳥更需激勵

寒冬臘月,一個名為“滴水”的和尚去天龍寺拜見儀山禪師。

外麵下著很大的雪,可是儀山禪師卻不讓他進門。那個和尚就在門外一直跪著,這一跪就是三天。儀山的弟子看他可憐,紛紛為他求情,可是儀山說:“我這裏不是收容所,不收留那些沒有住處的人!”

弟子們沒有辦法,隻好紛紛走開。

到了第四天的時候,那個和尚身上皴裂的地方開始流血。他一次次地倒下又重新起來,但他依然跪在那裏,雷打不動。儀山下令弟子:“誰也不準開門,否則就將他逐出門外廣七天後,那個和尚支撐不住,倒了下去。儀山出來試了一下他的鼻子,尚且有一絲呼吸,於是便下令將他扶了進去。滴水終於進了儀山禪師門下參學。

有一天,滴水和尚向儀山禪師問道:“無字,與般若有什麼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