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生活的禪機(3)(1 / 3)

一個優秀的人,首先是一個心胸坦蕩的君子,一個做錯了事勇於承擔責任,不推諉責任的人,這體現了一個人的素質。而對孩子這種素質的培養,就要靠平時點滴的積累。告訴自己的孩子一個做人的道理:凡事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不要埋怨人,更不要把責任推給別人。讓孩子擁有自信,擁有失敗的勇氣,就會成為一個不屈不撓的傑出的人。

態度決定高度

有一個年輕人自詡才智過人,一向為此深感洋洋自得。這個年輕人在偶然的機會裏,聽到某地有一位頗負盛名的禪師,便不惜長途跋涉,來到禪師的住處,雖口中稱道,是想要謙虛地向禪師討教,請求禪師傳授智慧,但實則是想要展露自己非凡的才華,妄想挑戰禪師的盛名與權威。

充滿智慧的禪師,當然胸中明了年輕人的來意,當下亦不予說破,隻是淡淡地笑著並出了一道簡單的題目,請年輕人回答。

禪師所出的題目是,有兩個小孩一起相約打掃煙囪,工作結束之後,甲小孩的臉上被煙囪的煤灰弄得奇髒無比;乙小孩的臉上,則是幹淨如常,連一點兒煤煙都沒有。禪師問年輕人,這兩個小孩當中,哪一個會去洗臉?

年輕人毫不猶豫地便回答:“當然是乙小孩,他看到甲的臉上那麼髒,心想,自己的臉上一定也和他的一樣髒,所以乙小孩一定會馬上洗臉。”

禪師緩緩地搖頭,微笑道:“不對。”

年輕人遲疑了一會兒,又辯白道:“難道會是甲小孩?他從乙小孩的眼瞳當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知道自己的臉上很髒,所以,禪師還是搖頭,沉著地說:“還是不對。”

年輕人滿腹的自信在此刻完全被擊垮,他訥訥地問道:“那麼,敢問大師,是他們倆人一起去洗臉嗎?”

禪師依然搖著頭,說道:“這也不是答案,問題的重點在於,兩個小孩一起去打掃煙囪時,不可能隻有一個人臉上弄髒,兩個小孩的臉上應該都有煤煙。題目本身就出錯了,其中大有問題。從你的回答當中,可以看到你對問題未能做通盤了解,更能夠清楚地看到,你對許多事物欠缺深謀遠慮。”

年輕人愣在當場,沉思了許久,終於又抬起頭來,羞愧地對禪師道:“我知道自己的膚淺之處了,尚請大師教誨。”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不甘平庸,勇爭第一,是一切優秀傑出人物共有的素質。而這種素質,都是源於後天的培養。為孩子建立理想,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這是父母必須從孩子幼小時就灌輸的思想,鼓勵孩子做最優秀的人,鼓勵孩子開創最偉大的事業,孩子就會以此勉勵自己,讓自己不斷進取,成為人人敬仰的人。

給孩子鍛煉的機會,給孩子戰士的舞台,父母應相信孩子的能力,遇到問題要盡量讓他自己解決。

同時還要培養孩子不怕失敗、百折不撓、勇敢頑強的精神,讓孩子甩掉處處依賴父母的心理,開始獨立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去迎接風雨,去觀賞彩虹。

沒有一個人的事業,沒有一個人的社會。父母對孩子平時還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開展交友活動,鼓勵孩子把自己身邊的朋友請到家裏來做客。讓他們一起講故事,說笑話等,使他和小朋友接觸交談,培養他的合群性格,增強孩子的參與意識,也使他學會認人識人,發現人才,應用人才,來為自己的人生服務,事業服務。

鼓勵孩子去幫助別人,以培養他的助人為樂的品德,會讓孩子感受到施比受好。對於特別膽小謹慎的孩子,父母可以帶孩子去旅遊,登山,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讓孩子體驗探索的樂趣,戰勝自我的驕傲。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潛移默化的影響,會悄悄的改變孩子的性格缺陷,讓孩子更優秀。如果孩子能夠抱著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件事情,事事必爭一流,以自己的行動追求自己的夢想。他也一定會給父母,一個幸福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