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受到尊敬是最成功的人生(2)(1 / 3)

幸運的是,她遇到了蘇利文老師,蘇利文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細心的她發現海倫·凱勒並不是一個喪失發聲能力的人,她不會開口說話,隻是因為她聽不見。於是,蘇利文便教導她利用雙手去感受別人說話時嘴型的變化,以及鼻腔吸氣、吐氣的不同,來學習發音,希望她可以正常說話。

蘇利文緊緊地拉著海倫·凱勒的手,在寒冷的冬天裏觸摸冰冷的水,這下觸動了海倫·凱勒幼小的心靈,蘇利文非常高興,她用指尖在海倫·凱勒的手心裏慢慢地劃出一個單詞:“水”。

同時,蘇利文把海倫·凱勒的另一隻手放到自己的聲帶處,口中不停地說“水”,海倫·凱勒一下子感覺到了聲音的美妙,蘇利文讓她試著用聲帶發音。

就這樣,蘇利文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她,讓她慢慢地練習。在曆盡了無數的困難後,終於使海倫·凱勒能自由說話,並且能閱讀盲人書籍。

海倫·凱勒與恩師朝夕相處了近半個世紀,在彼此心中,對方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海倫·凱勒知道,是恩師使她的生命有了意義,她對她的情感已經超越了雙親。

因此,當海倫·凱勒聽到老師去世的噩耗時,她悲傷的心情用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傷心欲絕的海倫·凱勒無法麵對未來的生活,失去了老師,仿佛生命也失去了意義。

最後,在朋友的勸慰下,她開始接受來自各界的關心,她放下所有繁重的工作,與朋友和家人一起旅行,以期緩解一下內心的憂傷。

海倫·凱勒的悲痛之情持續了很長時間。一年後,海倫·凱勒終於醒悟,老師對自己付出了所有的愛心和耐心,並艱難地想盡一切辦法教育自己,就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她一樣,專心為世上和自己有著同樣不幸的人們服務,幫助所有的殘疾人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打造出幸福、燦爛的人生。

海倫·凱勒領悟到了老師留下的心願,從此下定決心,奉獻自己的愛心,為世上所有的殘障人士服務!

為此,她也成為了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

閱後警言:

對於一個身患殘疾的人來說,他的學習、生活與一個身體健康的人相比,都有許多的不便和困難,如果對於一個平凡的殘疾人來說,假如談到責任和奉獻,他可能會說:我隻有接著的份,哪還有能力做貢獻啊,讓別人多為我負一些責任吧,假如我們聽到有些殘疾人做這樣的抱怨,也不會給予更多的責備,但這樣的殘疾人也不會受到多數人的尊敬。其實,殘疾人也有尊嚴,也有負一定責任的能力,負不負責不在能力,在心理。如果自己還有光和熱的話,哪怕是一點點就奉獻給社會,才是令人敬佩的。

人因謙卑而受尊重

哈佛故事:

馬歇爾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美國陸軍參謀長,對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做出了重要貢獻。

鑒於其卓越功勳,1943年,國會同意授予馬歇爾在美國曆史上從未有過的最高軍銜——陸軍元帥。但馬歇爾堅決反對,他的公開理由是如果稱他馬歇爾元帥,後兩字發音相同,聽起來很別扭。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這將使他的軍銜高於當時已病倒的潘興陸軍四星上將。馬歇爾認為潘興才是美國當代最偉大的軍人,自己又多受潘興提拔和力薦之恩,馬歇爾不願使他崇敬的老將軍的地位和感情受到傷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馬歇爾隨美軍赴歐參戰。當時的美國遠征軍司令潘興非常欣賞馬歇爾的才能,大戰末期將他提拔為自己的副官,視為得意門生。後來潘興雖然退役,仍然多次力薦馬歇爾晉升。在潘興的有力影響下,1939年馬歇爾以臨時四星上將軍銜出任美國陸軍參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