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人(1)(1 / 3)

為什麼要進一流的學校學習,為什麼要掌握最高深的學問?這絕不是純粹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錢和財富,而是要掌握最精準的做人法則。一個人無論在社會上將來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無論你是做法官還是做生意、做老板、做專業研究,都要涉及到情,涉及到義,要切記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因名因利因欲而忘掉情義。

不能拒絕合乎人性的人情

哈佛故事:

1849年,普羅諾就任加州附近一個小鎮的法官。鎮裏各界人士的代表都“照老規矩”帶著禮物來拜訪他,普羅諾起初很客氣地辭謝。第二天代表們帶著更多的禮物又來拜訪,這回普羅諾對他們的態度就粗暴起來。第三次他竟毫不客氣地用拐杖把“代表們”趕了出去。那些人就帶著驚駭的表情擠在門口。後來,人們了解了普羅諾的性格和人品,就都對他懷著深切的敬意。從小商人起直到鎮長,大家都承認,沒有一種力量可以使這位法官違背良心和法律,然而,他們又認為,假使這法官能夠懂得適度的“人情”,那麼,在他們看來那他就更受人歡迎了。

鎮法院裏有一件官司,是一個富裕的地主同他的一個窮親戚打官司。地主是一個豪紳,交際極廣,家產宏富,勢力很大。那親戚是他的寡嫂,大家都預言那位寡嫂的訴訟必敗,因為這案件畢竟是很複雜的,法院方麵也受到來自各方麵的壓力。那個地主經常到普羅諾家裏來。最初兩次,地主的態度很威嚴,然而很謹慎,普羅諾隻是冷淡而嚴正地撇開他的話頭。但是到了第三次,他終於直接提出了要對自己網開一麵的要求,對此普羅諾勃然大怒,用一些很不客氣的話對地主進行斥責。這讓地主滿麵通紅,大為憤怒,帶著威脅的態度鑽進自己的馬車走了。

那寡婦也因官司前來拜訪普羅諾,雖然他並不喜歡這種訪問。這個被壓迫而又怯懦的寡婦哭喪著臉,走到普羅諾的妻子那裏,對她講了些話,哭起來。這個可憐的人總覺得她還應該向法官訴說些話。那大概都是些不必要的話,普羅諾也心知肚明,於是不等她說出口就直接告訴她:“我有自己的原則,一切都照法律辦!”

結果,那寡婦打贏了官司。大家都知道,她的勝訴全仗普羅諾的鐵麵無私。參議院不知怎的意外迅速地批準了判決,於是那個貧寒的寡婦立刻變成了一個富裕的地主。當她再一次來到普羅諾家裏的時候,是坐著馬車來的,大家都很難認出她就是從前那個貧窮的請願者。她的喪服期滿了,人也仿佛年輕了些。普羅諾很熱情地接見了她。但是,在她請求“密談”之後,她也立刻紅著臉從書房裏走出來。這個女人知道,她的境況的變更全仗普羅諾的鐵麵無私和公正執法,但是她毫無辦法用實物對他表示感謝。這使她內疚,甚至感到委屈。第二天她趁著普羅諾出去辦公,妻子偶然出門的機會。她帶來各種衣料和物品,堆滿了客堂裏的家具。她還特別送給法官的小女兒一個大洋娃娃,洋娃娃穿得很漂亮,有一雙淡藍色的大眼睛,把她放下睡覺的時候,她的眼睛會閉上。

當普羅諾從法院回來的時候,家裏頓時炸了鍋。他罵那寡婦,把衣料丟在地上,埋怨妻子。直到門口出現了一輛車子,所有的禮物都被堆在車子上麵送回去的時候,他才安靜下來。

然而,輪到要送回洋娃娃的時候,小女兒堅決不允許,她的反對異常動人,普羅諾幾次試圖未遂,終於讓了步,雖然很不滿意。

“為了你們,我終於貪汙受賄。”他憤怒地說著,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閱後警言:

講人情是人性的優點,人情事關人性,沒有不講人情的人性。但是,講人情也要講原則,不是所有的人情都符合原則,講人情也隻能講合乎情理下的人情,不能把什麼交易都變通為人情。

真情無價

哈佛故事:

在西部一個小鎮裏,生活著一位孤獨的老人,老人年輕時是位古董商人,有位漂亮妻子,但無兒無女。中年後,他們隻留少量花銷,把全部資產變現成現金置辦了一所豪華的住宅,夫妻倆的生活過的很愜意,不久,妻子去世了,於是老人打算出售這所豪宅,售價20萬美元。

前來看房的人不少,但都被這20萬美元嚇走了,老人並且表示,房子一分錢都不降。一天,一個樸實的年輕人來到老人跟前,彎下腰,低聲說:“先生,我也好想買這棟住宅,可我隻有1萬美元。”

“但是,它底價是20萬啊。”老人淡淡道,“其實,這我就已賣低了。”

年輕人並不沮喪,誠懇地說:“如果您把住宅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裏,和我一起喝茶,讀報,散步,天天都快快樂樂的——相信我,我會用整顆心來關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