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觀(4)(2 / 3)

坎裏南頭也不回地走了。同時,傑克·倫敦的淘金朋友們也永遠地從他的身邊離開了。

離開了生活,離開了寫作的源泉,傑克·倫敦的思維枯竭,加上他思想上已經墮落成一個極端的個人主義者,他再也寫不出一部像樣的作品了。於是,1916年11月22日,處於精神和金錢危機中的傑克·倫敦在自己的寓所裏用一把左輪手槍結束了一生。

閱後警言:

無數的事例證明:無論一個人具有多麼高的才華,但是他的心態不端正,他的思想不健康,即使因為某些外界原因會讓他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但最終他是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功者的,他的人生對於他本身來說可能沒有白過,但對於多數人來說,他的生命可有可無,這樣的人生評價應該是可悲的。

不食嗟來之食

哈佛故事:

溫博格是哈佛校內少數幾個頗具個性的哲學教授,一天,他步行在炎熱的陽光下去拜訪一位朋友。他沒帶陽傘,對灼人的烈日毫不在意。教授恪守自己的處世原則,他天生一副傲骨,不屈從任何人和事,也從不指望得到旁人任何恩惠,追求的隻是一輩子活得有尊嚴、有骨氣。

他正走著,一個拉車夫來到他身邊。車夫搖著鈴鐺,問道:“先生,您要車嗎?”溫博格轉過頭去,發現拉車夫瘦得皮包骨頭,目光裏似乎含著掙錢的渴望。“隻有那些沒人性的家夥才會以人力車代步。”這是溫博格的觀點。因此,他連轎子都沒坐過一回,認為那簡直就是犯罪。他用那粗布縫製的甘地服的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連聲說道:“不,不,我不要。”一麵繼續走自己的路。

可拉車夫並沒有走掉,而是拉著車子跟在他後麵,一路不停地搖鈴。突然間,溫博格的腦子裏閃出一個念頭:也許拉車是這個窮人惟一生存的手段。溫博格是個有學問的人,許多概念——資本主義、平等、窮苦人、上帝、勞動分配、農村的赤貧、工業、封建主義等等,片刻之間都進了他腦海。他又一次回頭看了看那黃包車夫——天哪,他是那樣麵黃肌瘦!溫博格心裏頓時對他生出了憐憫之情。

拉車夫搖著鈴鐺,又招呼溫博格道:“來吧,先生!我送您,您要去哪裏?”

“去希布塔拉。你要多少錢?”“6便士。”

“好吧,你跟我來!”溫博格繼續步行。

“請上車,先生。”“跟我走吧!”可溫博格並沒有上車,而隻是加快了腳步。拉車夫跟在他後麵小跑。時不時地,溫博格回頭對車夫說:“跟緊我!”

到了希布塔拉,溫博格從衣兜裏掏出6便士遞給拉車夫,說:“好了,到地方了,這是坐車的錢!”“可您根本沒坐車呀。”

“我從不包車。我認為這是一種犯罪。”

“啊?可是,先生,您一開始就應該告訴我!”車夫的臉上露出一種鄙夷的神情。他擦了擦臉上的汗,沒有要他的錢,拉著車子走開了。

“把這錢拿去吧,它是你應得的!”“可我不是乞丐!”拉車夫拉著車,消失在街的拐角處。

閱後警言:

應該說,生活中有有能力但非要通過不勞而生存的人,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乞丐,生命對於這樣的乞丐不過是一口氣在喘息而已,生活的沒有尊嚴也毫無意義。隻有從不奢望別人的無償的施舍,盡管再困難、再無助也要通過辛勤勞動養活自己的人才不枉活過一回。

隻要堅持就會看到勝利

哈佛故事:

卡車司機吉尼普的父親不幸染上了肺結核病,但仗著他曾經是俄亥俄州的拳擊冠軍,有著硬朗的身子,才沒給自己添上什麼負擔,可隨著父親年齡的增加,抵抗力的降低,近一個時期病情加重了。

一天,吃罷晚飯,父親把他們召到病榻前。而他自己一陣接一陣的咳嗽,臉色蒼白。他有氣無力地掃了每個人一眼,開始向他們講述自己獲得全州拳擊冠軍的那場比賽:“那是在一次全州冠軍對抗賽上,對手是個人高馬大的黑人拳擊手,而我個子矮小,我兩次被對方擊倒,牙齒也出血了。休息時,教練鼓勵我說:‘辛,你能行,你能挺到第十二局!’我也說:‘我堅持得住!’頓時,我感到自己的身子像一塊石頭、像一塊鋼板,對手的拳頭擊打在我身上發出空洞的聲音。後來,我雖然又被擊倒過,但我都是在裁判數‘8’還未數到5時,我就站了起來,在我挺到了第十二局時,對手顫栗了,我開始了反攻,我是用我的意誌在擊打,長拳、勾拳,又一記重拳,我的血同他的血混在一起。眼前有無數個影子在晃,我對準中間的那一個狠命地打去……他倒下了,而我終於挺過來了。哦,那是我惟一的一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