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觀(4)(1 / 3)

閱後警言:

生活中,沒有對不起我們的生活,隻有我們不能夠理解的管理科學,而生活中讓我們感到的種種不如意並不是針對哪一個人而產生的,而是我們自然遇到的,世界上兩種相對和諧的事物是很少的,它的機遇比天然的琥珀還要小,和諧需要創造,滿意需要去爭取,但隻是我們努力去創造、去爭取,和諧會產生的,滿足也會實現的。

積極地對待生活與自己所處的境況無關

哈佛故事:

哈裏是一位優秀的海軍陸戰隊員,但在執行一次任務中,被爆炸的汽車燒傷,他身上65%以上的皮膚都燒壞了。為此,他動了16次手術,他永遠地離開了他心愛的海軍陸戰隊。

手術後,哈裏無法拿餐具,無法撥電話,也無法一個人上廁所,但是他反複告誡自己:“我完全可以克服眼下的困難,我可以選擇把目前的狀況看成自己人生的起點。”

接下來,哈裏在科羅拉多州用政府補貼的錢買了房地產、還買了一部汽車及一家酒吧,後來他和兩個朋友合資開了一家公司,專門生產以木材為燃料的爐子。

6個月之後,哈裏又能開車了!然而,不幸再次降臨。幾年後,哈裏又遭遇了車禍,他胸部的十二條肋骨被壓得粉碎,腰部以下永遠癱瘓了!

但哈裏仍不屈不撓,努力使自己能達到最高限度的獨立自主,後來他被選為科羅拉多州孤峰頂鎮的鎮長,以保護小鎮的美景及環境,使之不因礦產的開采而遭受破壞。

盡管燒傷後的他麵貌駭人、行動不便,但他仍然勇敢地追求愛情,並且還找到了一個理想的妻子,他還拿到了公共行政碩士學曆證書,能熟練的駕駛汽車,參加環保運動及公共演說。

哈裏說:“我癱瘓之前可以做1萬件事,現在我隻能做9000件,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無法再做的1000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還能做的9000件事上,我的人生曾遭受過兩次重大的挫折,但對於我來說,這並不能影響我對信念的追求。從不抱怨命運,總是自我快樂、找希望、找機會,這就是我所堅持的信念。”

閱後警言:

生活態度積極的人,內心必定充滿活力,即使是突然下起了暴雨,他也認為是上天賜予的甘霖;再大的困難他都不以為意,他在堅定自己的信念時,根本就沒做生活中沒有坎坷的夢。麵對挫折,他早就有心理準備,他不會退卻,更不會屈服,他堅信,隻要不斷地努力,實現自己信念的一天終究會到來。

遠離生活中的世俗之舉

哈佛故事:

著名作家傑克·倫敦是一個自幼當童工,漂泊在海上,跋涉在雪原,而後半工半讀成就的作家。14歲那年,他借錢買了一條小船,開始偷捕牡蠣。可是,不久之後就被水上巡邏隊抓住,被罰去做勞工。但是傑克·倫敦瞅空子逃了出來,從此便走上了流浪水手的道路。

兩年以後,傑克·倫敦隨著姐夫一起來到阿拉斯加,加入到淘金者的隊伍。在淘金者中,他結識了不少的朋友。他這些朋友盡管是美國最底層的勞苦人,但他們多才多藝,行當也是五花八門,在他們的言行舉止中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傑克·倫敦的朋友中有一位叫坎裏南的中年人,他來自芝加哥,他的辛酸曆史可以寫成一本書。傑克·倫敦聽他的故事經常潸然淚下,而這更加堅定了傑克·倫敦心中的一個目標:當作家,寫淘金者的生活。

在坎裏南的幫助下,傑克·倫敦利用休息的時間看書、學習。1899年,23歲的傑克·倫敦寫出了他的第一篇小說《給獵人》,接著又出版了小說集《狼之子》這些作品都是以淘金工人的辛酸生活為主題的,因此,贏得了廣大中下層人士的喜愛。

與此同時,傑克·倫敦漸漸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作品的暢銷也給他帶來了巨額的財富。

剛開始的時候,傑克·倫敦並沒有忘記與他共患難同甘苦的淘金工人們,正是他們的生活給了他靈感與素材。他經常去看望他的窮朋友們,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回憶以往的歲月。

但是後來,傑克·倫敦的錢越來越多,他對於錢也越來越看重。他甚至公開聲明他隻是為了錢才寫作。他開始置豪宅,買豪華遊艇,追求豪華奢侈的生活,而且大肆地揮霍。與此同時,他也漸漸地忘記了那些窮朋友們。

有一次,坎裏南來芝加哥看望傑克·倫敦,可傑克·倫敦隻是忙於應酬各式各樣的聚會、酒宴和修建他的別墅,對坎裏南不理不睬,表現的很冷漠,一個星期中坎裏南隻見了他兩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