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7年,在貝格爾號之行結束一年後,達爾文開始秘密地研究進化論,並最終寫下了《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生物研究著作。
閱讀點睛:沒有好奇心,沒有想像力,就沒有今天的“進化論”。達爾文的成功有益於父母特別注意和愛護他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好奇是知識的萌芽。當孩子第一次向你提出稀奇古怪的問題時,一定要認真對待,這正是他們走上成材之路的開始。想像力在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如果沒有想像,人就不可能有創造發明,不可能有任何預見。
開動腦筋的地質學家李四光
孫利強
李四光,我國傑出的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造者和新中國地質事業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他以獨到的學術見解創立的地質力學,不僅圓滿地解決了各種地質構造型式的形成機製,而且成功地指導了找礦工作。根據他的理論,我國相繼發現了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等重要油田,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
在我國湖北省武漢市的東南方,緊靠長江北岸有一個叫黃岡的地方,這裏山川秀麗,人傑地靈,是曆代州府所在地,史稱黃州。1889年10月26日,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李四光,就出生在黃岡縣城北大約25公裏的一個叫下張家灣的小村莊裏。
李四光童年的時候,家庭生活是非常艱辛的,一家數口僅靠父親辦私塾收繳學生的一點學費來勉強維持,如果遇上災荒年,私塾的學生少了,就有斷糧斷炊的危險。所以,李四光的母親也經常紡線織布,換些零用錢。李四光的父親為人耿直,愛打抱不平,曾經因與黃岡的革命黨人有來往而被迫逃離家鄉,去南京躲了一年多,家庭生活因此更加艱難。這一切,對童年的李四光影響很大。當他50多歲的時候,還不時想起幼年的苦難,深為父母所忍受的種種苦楚而痛心。
正是在家庭的影響下,李四光從小就養成了勤勞的習慣。他常常幫著媽媽打柴、舂米、推磨、掃地、提水、放羊、割草等,幾乎樣樣事情都能幹。
李四光的父親李卓侯是個秀才,思想進步,學識淵博,一生熱心鄉村教育事業,為黃岡培育了不少人才。他原在新廟開設了一個私塾,後又將其改為學堂,並自任堂長。由於他的學堂在鄂東一帶很有名氣,過了幾年,縣裏將他的學堂改為公立,稱“東鄉小學”,並任命他為校長。父親為人正直,口才甚好,學生很喜歡聽他講課。
6歲時,李四光到父親的私塾裏念書。李四光學習的時候,刻苦認真,勤奮用功,每天從早到晚,朗讀、背誦、練字、作文忙個不停。李四光不貪玩,父親不在的時候,他依然能獨自學習,而不像別的孩子一樣,爬桌子,踩凳子,鬧翻了天。
李四光的父親與當時黃岡的革命黨人吳貢三關係很密切。有一天,父親在書房偷偷修改吳貢三托人捎來的《孔孟心肝》反清小冊子。父親邊看邊緊蹙雙眉,在屋裏來回地踱著步子。
李四光從門縫裏看到父親一晚上都在屋內來回走,感到很奇怪,於是他進屋問爸爸:“爸爸,你一定有什麼心事吧?是生我的氣了?”
父親見小四光一臉認真的樣子,為了開動兒子的腦筋,讓他立誌報國,於是合上書本,歎了口氣說:“孩子,中日甲午海戰,由於清政府無能,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把台灣、澎湖、遼東割讓給了日本人,把旅大租借給了俄國。這些地方的人民都淪為亡國奴了,我怎能不傷心?”
“爸爸,我聽說北洋艦隊從外國買來20多艘戰艦呢!我們為什麼還打不過外國人呢?”
“這是因為清政府派了賣國賊李鴻章向北洋水師下令不準抵抗日軍,才招致全軍覆沒。”
“難道那麼多戰艦沒有一艘去迎敵嗎?”
“有一位名叫鄧世昌的艦長就率兵抗敵,後來炮彈用盡了,戰艦也受了傷。鄧世昌下令戰艦加速前進,想猛撞敵艦,與敵人同歸於盡。但是我們的戰船沒有日本人的速度快,結果不但沒有追上敵艦,反而被魚雷擊中,全艦官兵都犧牲了。”